第二十七章 入心境-《若修儒道》
第(2/3)页
之所以在县试五六天之后才举行拜众圣和入心境的仪式,是因为童生袍是按照每名童生的身高和体态专门定制的,而所配的童生剑,也并非只是装饰品,童生剑虽然称不上削铁如泥,但也是真正由精钢打造、开过刃,在战场上用于杀妖斩蛮的利刃。
杜若接过了童生袍,向衙役道了谢,心里却有些纳闷:“怎么没有童生剑呢?难道是因为我是女子,所以就没有童生佩剑了吗?”
萧县令在一旁瞅着杜若的样子,不禁露出了笑容,他快步走向了杜若,把一把童生佩剑递给了杜若,笑道:“杜姑娘,你的佩剑在这里。”
杜若眼前一亮,接过宝剑,高兴地问道:“大人,这是我哥哥用过的那把童生剑?”
萧县令笑着点了点头,回身指了一下陆欣和程昱,说道:“这是我们三人的意思,希望你能够好好使用这把剑。”
杜若含泪谢过了三位大人,就跟其他获得童生文位的人一起来到了文庙的一处偏院,柳氏夫人和欧阳惠早已等在了那里,她们一看到杜若,就把她拉进了一间单独供杜若换衣服的房间,然后帮杜若换上了月白色的童生袍服和灰色的童生鞋。
做事情一贯喜欢速战速决的杜若穿起衣服来也比旁人快得多,再加上旁边又有欧阳惠和柳夫人帮忙,所以杜若很快就换好了全套的童生装备,她在欧阳惠和柳夫人微笑的注视下,走出了房间。
杜若来到院子里,发现只有自己一人换好了衣衫,便拔出了身上的童生佩剑。利剑出鞘,一道寒光闪过。
杜若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剑身,想到了哥哥杜平,又想到了自己立下的“为人族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杜若叹道:“要是有笔墨就好了。”这时,突然有一人拿了一支毛笔递给了杜若,杜若回头一看,原来是萧县令。
萧县令笑道:“杜姑娘可是在寻笔墨?”
杜若谢过萧县令,接过了笔墨,她想到了那首梅花诗。于是,她提笔在剑身上写下了“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励志名句。
萧县令还没来得及称赞这句励志妙联,就看到杜若手上的童生剑慢慢起了变化:
厚重刚正的正书字体和励志的对联融入了童生剑的剑身之中,整个剑身慢慢地泛出了水蓝色的光芒。
陆欣陆学政走上前来问道:“这是?”
萧怀远答道:“杜若的才气进入了这把童生宝剑之中。”
陆学政说道:“这么说来,这把童生剑有了文宝之气?”
所谓文宝,指的是拥有文位的人所用的、诸如笔、砚、镇纸、印章等等物品。文宝并不拘泥于形式,只是因为被有才气的人使用得久了,自身吸收了主人的才气,因而有了灵性。
拥有文位的人除了可以通过自己的才气提升文宝的效力之外,还可以借助一些奇珍来提升文宝的效力,甚至可以直接使用祖传的文宝、买到的文宝等等。
不过,如果不是文宝的原主而想要使用该文宝的话,除了使用者自身要达到可以使用该文宝的文位之外,还要通过文宝本身的考验,也就是让文宝重新认主。文宝因为有了灵性,所以也是有气节的,如果在没有通过文宝考验的情况下强行使用文宝的话,文宝就会粉碎。
此时大部分童生都已经换好了童生袍服,纷纷走出房间,来到了偏院。
三位大人清点了人数,便带着一百名新晋童生走进了文庙里面供奉着众圣的大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