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规矩-《战国万人敌》
第(2/3)页
善。
商无忌微微点头,目光所及处,多是一些白沙村的妇人在田埂上安置着黄鳝笼,看她们通力合作,入水安放覆土掩草的熟练模样,就知道不是一日之功。
除此之外,从外面采集竹子返回的队伍,正在给竹子做二次修理,手中的石斧用得很是灵活,同样是熟练工。
竹子都会存放在堆场,在竹子堆场隔壁,则是石料堆场。两个堆场都是靠着一条小溪,溪水很明显被拓宽,河岸插了很多柳枝,竹木混合的栈桥延伸出去,停靠着不少运送日用物资的小船,至于大船,则是平行河岸停靠着。
井井兮其有理也。
井井有条,这是商无忌对白沙村的评价。
整个吴国境内,乡村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一个都没有!
商无忌就敢这样断言。
这是姑苏附近大王所属市镇,才应该有的素质。
往东看去,绵延的芦苇荡也是被早早地规划好,采摘苇叶和紫草的女子小孩并不在少数。在芦苇荡附近,又补种了大量水芹,用来作为规划的分界线。
李解告诉商无忌,东面的那片芦苇荡,秋收之后,就彻底排空积水,然后清淤。
清淤之后做什么,不用想也知道,自然是增加耕地。
实际上,商无忌了解到,白沙村已经清塘过几次,有些田地,其实就是清塘之后填土的结果。
似乎是听到了丈夫刚才说的话,商无忌之妻也认真地打量着四周,她突然发现,貌似临河这一排的大榭数量,还真是不少。以野人的水平,居然能够在几个月之内盖出这么多亭台楼阁,的确是相当的了不起。
这种了不起,不是对野人的赞叹,而是对李解的称赞。
野人哪里都有,但没有哪一个地方的野人,有这样的本领。
良人,阴乡乡帅,能成何等大器?
焉知不能问鼎之轻重?
商无忌面露微笑,转头看着妻子。
这
妻子一脸震惊,商无忌哈哈大笑:此戏言尔。
话虽这么说,商无忌眼神却是火热,他看到了李解的不凡之处,更看到了阴乡的特殊能力。
百沙之野人,居然也能用之如使臂,这是不同凡响啊。
更何况,商无忌也从李解那里知道了一个小小的秘密,那就是,江北淮上九夷之一的白甲氏,居然有一个雉邑落在了他的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