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 80年代火锅初体验(求推荐票)-《我真的只是村长》


    第(2/3)页

    现在,已经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

    但是他们却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火锅!

    如果要论起源,这玩意儿在以能把国际上泛滥物种吃绝种的中国,至少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

    东汉时期,就有火锅的存在。

    到了唐朝,白居易一首叫《问刘十九》的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更是充分证明那时候的国人,就已经成了吃货。

    不过这些,都不是山城的火锅。

    山城火锅起源,有一个流传最广的说法:这是由山城的纤夫改良发展而来!

    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从秦将张仪灭亡巴国后修筑巴郡城池,建造朝天门后,山城便捷的水运就催生了一个职业(或许更早)——纤夫。

    船逆行,需要纤夫在用纤绳在江边沿岸拉船上行。

    江边风寒,湿气重,加上纤夫又穷,只能购买牛油牛内脏等食物。

    以牛油炒辣椒,加入花椒、姜、蒜等具有驱寒除湿功效的佐料,再煮牛内脏等,不仅能吃饱,更能驱寒除湿……

    有钱人在里面加入各种香料,慢慢就成了整个巴蜀的一张名片。

    洪崖洞,原本就是山城的平民窟。

    纤夫大多居住在这一地区。

    张建民带着刘春来去的火锅店,并不是国营火锅店。

    毕竟,国营火锅店是按时上下班的。

    店距离刘春来他们办事处的位置,只有三四百米,他以前并没来过。

    还在老远,就已经闻到了浓郁的火锅香味。

    一栋外面木头已经发黑的吊脚楼,临街的一面全部打通,白天把门板取下来开门营业,晚上则是直接把门板上在上下有槽的门框内。

    屋子不大,里面摆了四张八仙桌,就显得有些拥挤。

    临街也搭了两张桌子,几乎占据了半边街。

    还好,这年头没有几辆小轿车往这边走。

    这会儿,才六点不到,屋里屋外几张油腻腻的桌子都已经坐满了。

    就连地板上,都有着不少的油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