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 另一场战斗-《维和行动战地揭秘》
第(2/3)页
现在想来,从进入营区开始,仲新在兵力部署和营房安排上暗地里下了功夫,传统文化和排兵布阵思想深邃早已融入其中:
四个分队占据营区四角,如四把利刃,进攻和防守,方便快捷;
指挥中心靠近正门,便于上传下达,快速掌握情况;靠近海边和大路的方向容易腹背受敌,不光战斗力超强的三分队在那里,连程大副队长宿舍兼办公室都放在那里,一旦有情况,就地决策就地反击,指挥链条缩短,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程序。
仲新的宿舍在营区正中间靠后位置。
这个快老掉牙的房子,是他看好选择的,现在想想,确实是中军帐的最佳位置——这里不乱,就是十倍强敌入侵,短时间内也不会得逞。
无疑,从今天开始,全体人员又多了项内容:建设我们的海外家园!
战斗小组变工程小队,在仲新在我们身上需要一定的时间,视大家基础和悟性而定:最快的基建小组完成角色转换用了15分钟,慢的才3小时。
一场轰轰烈烈的营地建设攻坚战第二天打响了……
浩浩荡荡的施工开局之日,按照仲新的建议,营区高音喇叭播放的是《催马扬鞭运粮忙》和《兄弟连》等曲子,那种深沉那种豪迈那种欢快,俨然一个南泥湾的新式三五九旅开战。
迫于情面,莎莉带着指挥中心人员,业余时间来工地进行体验式劳动。
干这些体力活,说实话不是我喜欢的,坐在那里一副磨洋工的派头,叼着烟,打着哈欠,看着队员们挥动铁锹镐头干活。
“去去,铲到你屁股了,官僚主义作风,你给我让开。”我这个小队正修红旗渠呢,属于技术含量较轻的,碍到谁的事了,在身后这么谴责。
我回头一看,是莎莉。
她带着洁白的手套,头戴米黄色的遮阳帽,拿着一把精致的军用铲子,快铲到我屁股下面的泥土了。
我俩面对面站着,想起她刚才笨手笨脚的样,攀谈起了感受:“莎莉小姐,你说这么做有价值吗,我们就是一个长时间的勤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