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音乐编年史(一)-《歌王》
第(1/3)页
致1980
1980年的台湾,这一年的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被歌手邓丽君夺得。这一年里,她的歌声不仅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响起,也以盗版卡带、翻唱集锦等形式响遍了中国内地,大江南北几亿民众都为邓丽君歌声而醉倒。
同年,罗大佑从中国医药学院毕业,顺利考得了医师执照。除此之外,他在这一年里为电影搭错车创作了插曲是否,由苏芮演唱。光阴的故事、将进酒、鹿港小镇、一样的月光,也都在这一年从他的笔下汩汩而出。
22岁的台湾青年,瓦斯行老板的儿子,已经从新竹私立明新工业专科学校电机科肄业的李宗盛,在这一年作为“木吉他合唱团”的成员加入了宝丽金唱片公司,出品了木吉他作品全集。
与他合作的另外几位团员是江学世、陈秀男、郑文魁、陈永裕、张炳辉。
这一年里,陈淑桦演唱了娃娃的故事,潘越云则在这一年的10月31日正式踏入歌坛,两个月后,她与吴楚楚、李丽芬共同推出了一张专辑,专辑的名字叫做三人展。台湾的滚石唱片公司则也在1980年里诞生。
在香港,早已声名煊赫的许冠杰把歌曲半斤八两和浪子心声改编成了英文版本,以配合电影半斤八两在美国的上映。这一年的7月,他推出念奴娇大碟。年底时,他的“79夏日之歌集”在第四届“金唱片颁奖礼”中获得了白金唱片奖。
1974年出道的歌手黄莺莺在这一年里出版了一张名为prr的英文专辑。
汪明荃唱红了千王之王和京华春梦。
叶丽仪则唱红了或许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首歌,上海滩。
在内地,这一年华.国.锋辞职,四.人.帮接受审判。据英国卫报1980年4月14日报道,上海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写着“这里出租西服”,旁边贴了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口号:“为了革命,只生一个孩子。”
也是在这一年,在中国内地,电影佐罗的观众达到了创纪录的7000万人次。
罗大佑,邓丽君,刘文正这些人的名字和歌曲已经传入了中国内地。
兰花草的歌词源自胡适的诗作希望,兰花草的幽香随着胡适的暮年漂泊到台湾,然后又随着刘文正手中的吉他再一次流行内地。
当时的男青年几乎都会唱“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而听到歌声的女青年则会心有灵犀的宛然一笑。
1980年2月20日,中国大陆首次有了自己的流行歌曲排行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与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有25万多人次参加评选,产生了着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其中包括谷建芬、王立平等词曲作家创作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妹妹找哥泪花流洁白的羽毛寄深情雁南飞等。
李谷一、李光曦、李双江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明星,尽管当时,大家还并不怎么习惯用“明星”这样的词语来称呼他们。
1980年9月日晚,“新星音乐会”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正式上演,这场音乐会让一首军港之夜红遍了大江南北,也让朱明瑛、苏小明、郑绪岚等众多歌手的名字走进了人们的心里。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明天比蜜甜、浪花里飞出快乐的歌是当时的社会主旋律,年轻人们用这样的声音来拥抱崭新的80年代。
“小伙们弹起六弦琴,姑娘们换上了游泳装”内地第一首动用电声乐器的歌曲太阳岛上中,郑绪岚这样描述着年轻人的理想休闲生活。一些散发着浓厚革命气味的歌曲被改编成了轻音乐,红梅赞、珊瑚颂都在其中。
也就在这一年,20岁的北京女青年,在中央乐团任演奏员的成方圆开始自学声乐,这一年的晚些时候,她首次登台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而曾在1979年为香港电影白发魔女传配唱主题歌、插曲的大陆青年郁钧剑在香港出版了郁钧剑电影金曲22首音带、唱片,并且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30年之后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还会唱起这首歌来。
致1981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