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三年后-《殿堂欢》


    第(1/3)页

    三年后。

    沂州。

    大魏和姜国的边境自打去年便开始变得敏感起来。

    高长乐和尹明哲明争暗斗三年,这三年的时间已经让天下朝局渐渐明朗。

    那些边境番邦小国彻底被吞并,不是投诚便是灭亡,只剩下了北燕,大魏,和南陈三大国并立,势同水火,还有……一个苟延残喘的姜国。

    两年前,尹明哲从姜国皇帝的手中接过了皇帝宝座,本以为是个施展宏图大志的机会,不想,高长乐所对他的打压,已经到了让人发指的程度。

    切断了两国之间来往商贸。

    姜国地小人稀,且生存环境不好,无法种植粮草和许多生存需要的植物,和大规模饲养牛羊鸡鸭,只可以种植那些易活的药材,这么多年来,一直靠着向大魏投诚而获得贸易往来,用药材换取他们日常所需。

    可高长乐一句大魏刚刚豆疫泛滥成灾,连本朝身份贵重的四公主都没能在出嫁姜国的路上避免,不治身亡,为了保护姜国的百姓,需要在短暂的时间之内暂停大魏百姓出入,以免将病气过给其他国家的百姓,到时候生灵涂炭便是大魏的罪过了。

    大魏地大物广,就算是不和其他国家往来,本国所产生的那些药材也足够她们维持三五年不成问题,但姜国就不一样了。

    停止往来贸易不过半年的时间,姜国便处处困难,饥荒成灾,不得已,姜国若想活下去,就必须绕过大魏,从戎狄高价换取牛羊鸡鸭肉类,从南胡换取粮草,可这样一来,国库很快便捉襟见肘,挨不了两年。

    并且,这两年,还因为南胡投奔陈国,戎狄纳入北燕版图,而让本就不富裕的姜国,越发的雪上加霜起来。

    姜国皇帝就是因为这样一病不起,没多久尹明哲登基为帝。

    其实。

    明眼人都明白。

    高长乐这位摄政长公主并不是看起来那样娇滴滴,是个什么都不懂,很好拿捏的软柿子,相反她所杀伐果断,处事干练起来,就连很多男人见了都要欣赏和钦佩。

    她这是在朝着姜国发火呢。

    一向以药材闻名的姜国太子,求娶了大魏的四公主为太子妃之后,竟能让未来太子妃病死在路上,说出来这是个多大的笑话啊,谁信啊???

    区区一个边陲小国,背靠大魏这几年过得顺风顺水,就当真以为自己行了?

    大魏的长公主不动一兵一卒,没有伤害两国百姓一分一毫,便让姜国举步维艰,让原先受姜国百姓爱戴的太子尹明哲,一度成了被姜国百姓唾骂的对象。

    如此高深的手段,其他国家看了之后纷纷叹为观止,更觉得庆幸。

    还好当初得罪大魏的长公主的不是他们,否则,他们便是要沦落为了和姜国一样的下场了!

    枉费尹明哲自诩机关算计,可到了高长乐的跟前,却也是步步窘迫,状况凄惨。

    又是一年深秋。

    夜凉如水,秋意渐浓。

    青石小径两旁的枫叶林红的似火,高长乐一身黑色绣着祥云的骑装,骑着骏马飞速的奔驰,将身后随行的车马远远的甩开老远一段距离,看的那些随行的臣子,侍卫和宫人们胆战心惊。

    “殿下,殿下……”

    “您慢点啊……”

    培原声音颤抖,看着高长乐的身影渐渐远去,心中更是升起了无限的担忧。

    “驾!”

    高长乐声音清丽飒爽,挥动着马鞭似欢腾的在这一片红的似火的枫叶林中穿梭,身后那些侍卫和宫人们的叫喊声渐渐远去,眼前的视线却越来越开阔,风景也越来越美。

    难怪姜国能盛产种类繁多的药材了,这也幸亏是姜国地小,否则,怕是高长乐想要不耗费兵马去对付尹明哲,还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沂州仅仅只是毗邻姜国,高长乐便能感受得到这边的风景如画了。

    耳边微风凉爽,空气中清新的泥土香气更加沁人心脾,高长乐已经许久都没有这般畅快淋漓过了。

    坐在摄政长公主一位置上,身边总是会有一群人围在耳边唠叨和督促。

    什么长公主这不行,什么殿下那不许,着实让人心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