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喝水不忘挖井人。 嘉靖自然知道这一切都是谁带来的。 谁平定的南倭北虏?谁打下的中南半岛?谁开辟的南洋诸岛?谁弄出来的高产农作物?谁设置的市舶司? 大明中兴,嘉靖盛世,主要功劳就在陆离身上。 陆离已经是国公了,爵位已经到顶了,要封赏也只能奉上军衔。 于是,嘉靖皇帝又下了一道旨意,封陆离为“左柱国将军”。 距离最终任务的“上柱国大将军”,还差了两级。 陆离接到这个封赏,心头也有些欢喜,只差两级了。左柱国之后是右柱国,然后是上柱国大将军。 获得了左柱国将军的封号,陆离从军衔上,已经是大明最顶级的武勋将领了。只有英国公张溶,跟陆离一样是左柱国将军的军衔。 做为嘉靖朝最顶级的武勋,陆离已经有资格对大明的军务动手脚了。 于是,陆离给嘉靖皇帝上了一份“卫所改制”奏折。 在这篇奏折中,陆离说明了理由。如今大明境内,不存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了。这些卫所兵丁,全国加起来足有数百万军队,完全没有存在的价值。 替换的方案改为,每省驻扎一支新军,兵员不超过一万人。全国两京城十三省,只需要十几万新军就足够了。 随同奏折一起的,还有陆离在南直隶改造各处卫所的方案和步骤,每一步走写得十分详细,十分具体,照着抄就能重整各地卫所。 至于裁撤下来的卫所军官,陆离也给他们安排的去处。南洋诸岛那么大的地方,岂能不设置卫所守卫? 这份奏折报上朝堂,朝中官员完全无所谓。 卫所兵早就烂透了,打仗也不指望他们。而且……现在大明内外也没仗可打,都让陆离打完了。 用陆离的方案改建卫所,除了能练出一支精兵之外,还能建造各种工坊,增加产出,好处自然是很多的。 对于全国各地的卫所兵丁来说,他们也很满意,甚至还希望早点改制。 南直隶各处卫所的优越生活,早就让其他地方的卫所兵丁眼红的滴血了。 就连即将被裁撤的卫所军官也很满意。南洋那地方,就是个发财的好地方啊!以前没机会去,只能眼红别人赚银子,现在……终于轮到我们了。 这项工作被如今担任兵部尚书的张居正接了过来。 早就想整顿卫所,整顿京营的张居正,已经摩拳擦掌很久了。 朝中上下达成了共识,张居正主持的卫所改制工作顺利推行。 有陆离提供的详细操作方案,各地卫所改制工作十分顺利,几乎一呼百应。 京营复杂一些,但是,陆离也给张居正提供了新的方案。 设置大型制造工坊,就地消化京营的劳动力。不愿意当工人阶级的,也可以出海。南洋那么多岛屿,想当土霸王的都可以过去。 至于京营的勋贵子弟们,也已经看不上吃空饷的那点银子了,第一波出海南洋,到处圈地占资源的就是他们。 在这种情况下,从京营到地方卫所,改制工作十分顺利,很轻松就搞定了。 全国各地的卫所,依照陆离的模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建设,各种工坊遍地开花。这就使得大明的工商业产出进一步暴增。 边境地区的卫所改制,方案又有些变化了。 北方的鞑靼已经被陆离打残了,现在都还没缓过气来。 彻底消灭鞑靼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合适的。华夏文明是耕战文明,放牧是不懂的。消灭了鞑靼,却不能有效利用草原,必然又会诞生新的草原部族。 从商周秦汉开始,中原和草原的战争从未平息。灭掉一个草原部族,又生出来新的草原部族。 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战争手段就不是最佳手段了。 所以,大明边境卫所的改制,陆离给张居正的主意就是毛纺,皮革,奶制品、肉制品等工坊为主。 蒸汽动力驱动的机器设备,带来了巨大生产效率革命。草原上的牛羊,就是源源不断的原材料。 其实,草原部落之所以攻打中原,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活不下去了。 如今,能够凭借剪羊毛,挤牛奶解决生存问题,再加上新式军队的武力威慑,谁都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张居正根据陆离的方案,在北方边境推行卫所军制改革,进展仍然很顺利,但是……他遇到了一个新问题。 派出使者跟新任鞑靼汗交涉的时候,鞑靼汗认可了张居正的提议,同意跟大明开展大规模的贸易,这本身就是鞑靼所希望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