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民报?” 乾元殿偏殿里,十多名大臣位于商、柏二人身后。 今日都是来商议废除‘功德碑’的,穷人哪有富人更重要? 现在全国商户们都开始起哄抵制朝廷,此风不可长,容易打击到商户们的积极性。 赚的银子要缴税不说,还要捐款,对于一些小商户而言,不如回家去种庄稼。 然而太后却不愿那么做,她说的也有道理,多少人在功德碑上留名是为了面子? 这刚捐完银子,石碑就撤了,的确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 但这民报又是什么玩意儿? 娄千乙郑重其事的点点头:“对,民报,知道什么是民报吗? 就是造福印刷业和商家的东西,这么大!”比了个报纸的大小:“第一次先发民报, 刊印多少你们自己计算,总之要将它传遍全国,保证老百姓可以买到,价格不能太高,否则百姓买不起。” “恕微臣直言,还是未懂!”柏司衍抽抽嘴角,又想搞什么? “很简单的,和告示差不多,但上面刊印的都是些百姓钟爱的事情, 比如哪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就让专人描写出来,刊印到民报上, 而在整体国民生活得到改善之前,头条必须给各大商户们, 大梁城就登忘归楼,因为忘归楼捐款最多, 第一个小点的半块刊登功德碑上第二名商号,一定要把商号名字放到最大。” 商晏煜脸色沉下:“这有何意义?”即使不这么做,人们也知道忘归楼居于首位。 某女耸肩:“当然,知道宣传的力量有多大吗?这叫打广告, 商家是靠百姓养起来的,就拿某个酒楼来说,在民报上给好好夸上一通, 老百姓看了后,能不动容吗?一感动肯定会去光顾的。” “哦!”柏司衍幡然醒悟,这法子她是怎么想出来的?疑惑道:“能上民报的商户的确可以增加客量,但那些无法上报的商户怎么办?”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啊,若真是物美价廉,客人谁都抢不走, 哀家的意思是先稳住捐过银两的商户们,不但要美化他们的品牌,就是招牌, 还要大肆赞扬他们的善举,相信哀家,越有钱的人越好面子, 而印刷业也该好好资助了,它的作用绝不能小觑, 代表着一个国家信息前途,当信息发达了,国民整体素质与见识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促进人们积极劳作,经济靠的是人民来发展,还有咱们目前的印刷术, 哀家实在不忍直视,活板印刷都不懂,光靠刻字多麻烦啊!” 没错,这里有印刷术,但字体全是用刀雕刻在木板上,再进行印刷,耗费时间不说,还不能用到别的书籍上去。 白中天撇撇嘴,不耻下问:“活版印刷?” “就是把每个字都分别雕刻出来,就拿这只笔来说。”自笔筒中抽出几根毛笔,指着其中一支尾端:“在这里刻上一个皇字, 再在另一支笔上雕一个上字,再把两根笔放一起印刷,出来的就是皇上, 和你们……那啥,我不太善于表达,反正就是每个字都要分开, 需要印刷什么,再挑挑拣拣进行排版,如此字体都可重复使用,很简单的!” “这似乎会更麻烦吧?寻找字体的功夫都够雕刻出来了。”柏司衍冷笑。 娄千乙翻白眼:“怎么会呢?规制字体的时候,按照自己能记住的方式一一排放就好了, 找起来时也方便。”否则古代怎么会发明活版印刷?抬抬手,打断想发问的白中天,继续道:“一些常用的字可以雕刻不同大小的模子, 例如一号为米粒大,二号为黄豆大,将这些告诉各大印书局,他们会明白的。” 术业有专攻,这方面兴许人家做的比她想象中还要好呢。 “娘娘,这样那些商户当真不会再闹?”薛岑义有些不确定的看着上方女子,很快就要由他监国了,真怕会出纰漏。 “朝廷免费给他们打广告,捐出来的银子就当是广告费了!” “广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