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商晏煜的体贴-《错拐皇叔之美人凶猛》


    第(2/3)页

    太后这是不想今年再有人饿死冻死啊,有心了。

    “太后英明,王爷英明!”

    娄千乙笑逐颜开,抬手:“都起来吧,那此事就都交给摄政王去督办!”

    商晏煜拱手:“微臣遵旨!”

    柏司衍不乐意了:“太后未免也太厚此薄彼了吧?”

    “另外还有一事,望丞相帮衬暂代户部尚书白大人去办,

    即日起,尽可能开辟那些荒地,挖出水田,特别是山区,

    最适合种植水稻,你觉得哪里能开辟成田就让薛怀去哪里建造水车,刻不容缓!”

    凭什么商晏煜不是煤山就是放粮,到他这里只有个苦差事?

    而且白中天自己不会去做吗?难道没了白中天在朝堂坐镇,她就寝食难安?

    气归气,还是拱拱手:“微臣定不负众望!”

    水田的确是可以开辟了,三年内,他保证大曜山区全被梯田覆盖。

    娄千乙趁人不注意,从袖子里掏出小册,后合上,仰头继续说:“今后‘桑蚕种’皆有国家培育,

    后按每家桑树量免费发放给农户,

    蚕茧也由国家按品相合理回收,价格统一!”

    白中天其实挺有一套的嘛,如此这般,国家想怎么规制这些蚕丝就怎么规制。

    而有对应劳动成果的银子拿,老百姓肯定愿意养殖。

    继续看眼册子:“桑树苗也当大批量种植起来,

    后免费发放到农户手中,督促他们用心栽培!”

    “桑树虽然好培养,但同样占地面积……”

    不等薛岑义说完,娄千乙便打断:“有了水田,桑树只需栽培到田埂上即可,

    占不了多少实用土地,且无需时常浇灌。”

    若非银子不够多,如今还有几件事更需要去办,修河堤,挖沟渠,建大坝等等以防洪水。

    开大河,南水北调,这一项尤其重要,可五年内她还不敢实行。

    咱不能学那亡国之君隋炀帝,动荡暴乱时期还去开挖大运河,损失惨重。

    需要慢慢来,要在不损失百姓利益的前提下进行。

    等过几年再说吧,先把老百姓的积极性给带动起来,国库里银子多了还怕什么?

    也感谢商柏二人愿意把军费库交给她来支配,原先塞到国库里那点银子根本不够用。

    只是建造一项水车都要消耗几百万两,每月给那些吃皇粮的人发工资也是天文数字,。

    现在培育桑苗同样是大笔开支。

    必须合理运用,否则很可能崩盘。

    哦,还有开辟水田,呵呵,哪样不花银子?

    让百姓自己掏腰包?他们也得有钱给才行啊。

    幸好军费库里金银堆积成山,先挪用一半,另一半够各地军部支撑两年。

    明年收了税再往里面填吧。

    这次早朝维持了正正三个时辰,到了中午大伙才抱着咕咕叫的肚子离开。

    贪官也好,忠良也罢,如今是真不敢再胡来了,太后现在想杀谁,不过一句话的事,谁都阻止不了。

    商晏煜与柏司衍下朝后就都各自奔向各自的办公地,不断向各地官员发放号令。

    虽然太后此次设立出的新政大梁城百姓并没受益多少。

    但这还是过去几十年里,大曜国第一次发生朝廷给百姓发钱的稀罕事。

    公告栏前,人满为患,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又是弄田,又是弄水车,还有发树苗,发蚕种,

    这些得多少银子?数月前还听说国库亏空呢。”

    “不是从原河家抄出了不少银子吗?”

    “还有姬元帅这次回大梁,也带了很丰厚的战利品,太后如今有钱着呢。”

    “啧啧啧,她居然愿意拿这么多银子出来接济百姓,天佑我国。”

    “前儿个我家媳妇从流石镇回来,说那边已经安顿得差不多了,

    房子冲毁的,苗大人也帮他们重新建了起来,都把他当神仙膜拜呢。”

    “往年哪里发生灾害,总会有大批人涌入大梁,这次居然一个都没见到……”

    而那些偏远地区,如今也不再是昔日景象。

    得知朝廷这回是真要给他们谋福利后,不管是哪里,迎接新任知县的百姓都跟恭迎皇帝一般敲锣打鼓。

    科考出来了一百多名知县,全发往了各自出身地,知根知底的人,老百姓当然乐意接受。

    又有两位党首发话,各地管着这些知县的上司们也不敢去刁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