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趁着这个空档,美美献宝一样将早备好的诗词奉上:“昔年曾偶遇一位老诗人, 教会了我不少诗词,杜爷爷也品鉴品鉴?” 杜云子坐正,接过来细细默读,仅到前几句时便睁大了眼。 边扶须边连连称奇:“真乃妙人,心若洒脱,何谈寂寞? 老夫受益匪浅,姑娘,可否为老夫引荐?” “我只知他姓李,其他的呵呵……杜爷爷,这人特好四方云游, 算是一种缘分吧,我和太后义姐偶然遇到他, 传授过一些诗书,至今也是多年未见,当然, 也不是完全见不到,若他到大梁城,必定会知会我俩,到时一定引荐给杜爷爷认识。” 没羞没臊的给出个虚假承诺,没办法,这次出来办事,人人知晓。 若搞砸了,多丢脸啊? “他未曾出过诗集?”杜云子追问,见女孩儿摇头,心中说不出的遗憾。 不行,他一定要找到这位圣人,并进行劝说,如此人才若埋没,乃天下之憾:“姑娘所求, 老夫自会考虑,天色已晚,就暂且先在寒舍一宿,请!” 也不知是看在谁的面子上,老者这会儿显得格外客气。 美美也不逼他立刻应允,能考虑就说明已经成功一半。 点点头,拉着商容佑乖巧离开。 果然,到了第二天清晨,杜云子孤身出现在了院子中。 门口马车已经装好行礼,美美既兴奋又愧疚,支支吾吾的问:“杜爷爷, 如果以后那位诗人不来大梁城,您会生气吗?” “哈哈,洛夕丫头认为老夫愿意前往单单是为了结交位知己好友?”杜云子抖抖袍子,朗笑反问。 “那是为什么?”谢天谢地,不是就好,否则她这辈子别想安心了。 老者收起笑意,并未回答,颇为沉重的望向远处一座高峰。 大曜沉睡已久,是时候觉醒了。 同一时间,大梁城内的平民区也再次掀起浪潮,无数老百姓排着队领取地瓜苗种。 更有白中天亲自指导如何栽培,第一茬种苗有限,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拿走。 需得和朝廷签下协议,种出来的地瓜必须全数卖回给朝廷。 价钱非常合理,比种其他庄稼收成丰厚,所以才这么多人争抢。 自小头村拉回的几车地瓜也已经分发给几个大户,专门负责培育新苗,后再这般散播到各个农户手中。 如此一来,明年地瓜应该可以扩散得更广泛,不出三年,地瓜便是大曜另一种主食。 “这都没有根,真能结出一大串拳头大的东西来?” “是啊,都剪断了。” “放心吧,你看咱那位太后像是胡作非为的人吗? 而且又不是没有靠插枝栽培的物种……” “自从不重复交税后,仓里累积的粮食也越来越多,今年冬天不愁温饱了。” 听着耳边百姓们的议论,白中天感动得差点痛哭流涕。 他相信大曜会越来越好的,一定会好的。 而娄千乙这边正在乾元殿外的广场上加封新科文状元。 一位莫约三十岁的男人跪在正中,等待接旨。 薛岑义亲自宣布:“新科状元……泸州钱家庄钱明德,封正三品七府大卿……” 钱明德抵在地面的十指一弯,呼吸凝滞,七府大卿? 这……这不是在做梦吧?大梁城有七个府衙,皆归七府大卿所管。 专门负责帝都城治安秩序等等,非一品大员之后不可胜任。 怎么就落到他这个穷困潦倒的平民头上了? “前任七府大卿才刚刚因年迈解甲归乡,太后就这么迫不及待塞人进去填补了。” “不是说只授予四品吗?” “这成何体统?要我听令于一个穷酸书生?” “七府大卿可是个肥缺,这小子有福了。” “昨日还见人为难他呢,今天便咸鱼翻身了。” “这一届考生中,就属他出身最贫寒,家徒四壁, 连自己妻儿都养不活,父母靠卖靶子维持生计, 他自个儿走街串巷教富人子弟读书识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