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下面没有了......-《我在三国搞点事》


    第(2/3)页

    再配上精美的茶具,各色好看怡口的吃食烘托,一下使得炒茶高档了不少。

    她都不知道,这小子为何这般厉害,真的是......好气哦。

    “贤侄送来这般新颖的好茶,老夫便愧受了......不过今日前来,难道只为了这品茶一事?”品完茶,蔡邕又急不可待地说道。

    何瑾当然明白蔡邕在想什么,随即佯装有些痛苦的样子,回道:“世叔挂念天下文治,小侄敬重不已。”

    “然启蒙一文既要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又要将包罗万象的道理,潜移默化地隐藏其中,小侄毕竟一人智短,恐力有不逮......”

    看何瑾又在吊自己父亲的胃口,蔡琰再也忍不住了,道:“世兄如此说来,已是有了腹稿或前篇?”

    蔡邕闻言也双眼陡然一亮,道:“不错,贤侄若非已有了腹稿和前篇,又怎会发此感慨?......既然一人智短,不若便说出来,或许便可众人智长?”

    何瑾心里都快乐开花了,就喜欢蔡琰这种明明看不惯自己,却还干不掉自己,偏偏有时还神助攻的时候。

    沉吟了一下后,便道:“既如此,那小侄便献丑了。这第一句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单是短短十六字出口,蔡邕的神色又双叒变了。

    毕竟这十六字既大气磅礴,又通俗易懂。上来道出天地日月变化,立意高远,让人莫名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最主要的是,蔡邕也写过《劝学篇》的。

    可默默将自己诘屈聱牙的文章,跟何瑾的一比,顿时觉得这十六字更加朗朗上口,孩童也会忍不住有探知的欲望。

    而他这里还只是震惊,蔡琰那里就是......更气了!

    原来想着戳破何瑾的诡计,让父亲别被这小子骗了。可没想到何瑾竟有真才实学,而且这份凝练且渊博的才识,完全不像一个十六岁少年所具备的。

    越是一句句听下来,她这份感觉就越是强烈。

    幸好,何瑾背了二百字左右后,便痛苦地推敲起来,道:“爱育黎首,臣伐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不妥不妥.....这戎羌虽乃异族,然我华夏海纳百川、包囊四方。不可让幼童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立志教化四方,天下大同才是。”

    听到这里,蔡琰已物我两忘,顺着何瑾的思路想了下去,道:“既然不可无故征伐,便当恩威并施,方能使戎羌俯首称臣。将‘臣伐戎羌’一句,改为‘臣伏羌戎’如何?”

    何瑾便猛然一拍大腿,大喜过望:“世妹果然聪慧渊博,这一字之变,意思便大不相同,也正合了在下的心意!”

    猛然被这么一夸,蔡琰就算觉得有些奇怪,可心中也难免甜丝丝的。

    一来人性本来如此,二来她在成长过程中,蔡邕一直扮演着严父的形象,从未像何瑾这样激动又真切地夸过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