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流香阁那边准备酒菜,送到的时候韩嗣也回来了。 同时来的还有韩家的信使,信使半道上船坏了,耽误了一天半,所以比公文到了还晚了半天。 这也算不上耽误事。 信是韩安写的,韩嗣看完之后对韩绛说道:“少君,依信中所说赵尚书主动上门,这事主君明知是阴谋却只能装糊涂。信中的意思是,赵尚书肯定还有后手,请少君一定要谨慎行事。” 韩绛懂:“就是赵汝愚故意的。达祖兄,依你之见,赵汝愚是个什么样的人?” 史达祖思考了好一会,沉声说道:“太宗八世孙、政务上事必躬亲、忠君、官廉、忧国、惜民。若他为相,可比醉翁。” 韩嗣在旁补了一句:“醉翁是欧阳修。” “了解。”若不是韩嗣说名字,韩绛真不知道醉翁是谁。 史达祖又说道:“但,若是太平年月,他可比醉翁,必是一个德才皆有的名相。此时,他不过万元中之流。” 韩嗣继续给韩绛解释:“就是万俟卨。” 韩绛点了点头:“了解,就是一个十足的卖国求荣派。” 史达祖却说道:“错,少君错了。卖人、献金、割地的保国志士。” “我去!”韩绛骂了一句。 史达祖确实把赵汝愚看透了,赵汝愚确实是一个好人,好官,品德高尚。但若赵家的江山受到什么影响,他会不惜一切。 如果能保得江山稳固,杀光淮南东路五品以上的武官,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但若没有金国这个威胁,他确实是一个忧国忧民、清廉、勤政、惜民的好官。 史达祖苦涩一笑:“民算什么?疆土算什么?钱帛算什么?” 后面的话史达祖没说。 韩绛懂。 韩绛突然问:“达祖兄,你眼中其实也没看重我爹爹吧。” 史达祖愣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