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卌四章 不忍心绞痛-《帝后为凰》
第(2/3)页
想这夫妻二人相处得久了,连这些习性都愈发相似,就如朱佑樘思虑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两手交.叉拨弄指甲,如今张均枼不知是什么时候也有了这样的习惯。
萧敬见张均枼没什么反应,便又轻唤道:“娘娘……”
张均枼听唤抬眸,望着他,萧敬道:“鞑靼屡屡犯境,此事不容轻视,何况此回锦衣卫指挥使赵玺遇难。您看,您要不要同陛下商讨商讨?”
朱佑樘尚在养病,如何能与她商讨此事,这萧敬果真是信不过张均枼的,莫说此回,就是方才商议收复哈密卫之时,他亦是强调了要同朱佑樘商讨。
张均枼倒是也想同朱佑樘商讨,更确切些所,她根本不想理会这些事,不过是因这些事迫在眉睫,不容耽搁罢了。
说到底,张均枼心里头多少还是有些不服气的,凭什么女子便不能像男人一样上朝堂!
张均枼直言道:“不必了,本宫一样能处理好。”
萧敬闻言无话可说,张均枼道:“鞑靼小王子侵犯宁夏左屯卫。而宁夏地处九边,东临大同镇,不妨命大同镇巡抚领兵五万前去宁夏支援。此去路途遥远。未免引人耳目,切莫走边关。”
听张均枼此言,萧敬亦觉得有些道理,继而问道:“不走边关,那应当走何处?”
张均枼未曾迟疑,是因她早已想好,便道:“走山路。一来山路颇是便捷,无需绕道,二来。也免得叫靼子的耳目瞧见,到时靼子见势也派兵前去宁夏支援小王子,那咱们岂不是得不偿失。是以此行,途中需经应州和朔州。”
萧敬点头。原本已认可。可转念一想,又觉不妥,言道:“只是大同亦是九边重镇,贸然调走五万精兵,若是鞑靼再犯,那大同怕是也要失守了。”
张均枼道:“这个,先生倒是不必担心,大同镇地形本身便占优势。况且,九边重镇之中。唯独大同兵力最是雄厚,平日里鞑靼便不敢轻易冒犯,何况如今他们已出兵攻占宁夏,定然是心无旁骛。”
见萧敬仍在思虑,张均枼便问道:“先生还不放心?”
萧敬抬眼看了她一眼,并不作答,张均枼不免无奈,道:“大同自有镇守总兵官,先生如今担心,恐怕是杞人忧天了。”
“娘娘,”萧敬苦口婆心道:“并非奴婢杞人忧天,只是大同为九边重镇,一旦失守,那接下来要遭殃的可就是京城了,这……不得不防啊!”
张均枼自然胜券在握,可到底也拗不过萧敬这头老驴子,只好道:“既然先生不放心,那本宫也没法子了。”
萧敬倒也思虑出了对策,道:“娘娘,不妨……调走大同五万精兵之时,也自山西承宣布政使司调三万精兵去往大同。”
张均枼愈发不耐烦,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只是她既然尊称萧敬“先生”,便说明她到底还是敬重他的,是以她仍强作镇定,心平气和言道:“山西行都指挥使司便设在大同,那里有几万兵力驻守,如今还要布政使司做什么,不显得多余么!”
萧敬仍固执己见,紧跟着接话道:“娘娘,防备着些总归是好的……”
岂料张均枼一口打断,道:“够了!”
张均枼此话出口虽不是怒斥,却也并不和善,叫萧敬委实怔怔,张均枼道:“若从山西布政使司调三万精兵去往大同,先生可知这样一来得耗费多少财力和物力,且不说旁的,就说粮草。先生身为司礼监秉笔提督,理应知道如今天下不太平,多地爆发洪涝旱灾,秋粮颗粒无收,百姓都在忍饥挨饿,可九边之地却要做些徒劳之事!如此劳民伤财,先生觉得可行?”
萧敬被说得哑口无言,张均枼便道:“好了,此事不必再议了!”
谁想这萧敬竟是这般执拗,拂袖转身离去,口中亦是怒道:“若是陛下,他定不会如此草率!”
张均枼说得有理有据,叫萧敬无能反驳,可萧敬不放心总归也是对的,只是在张均枼看来有些多余。
说起来,他们皆是执拗之人,是以谁也不让着谁,心甘情愿如此争执不休。
萧敬方才已离去,可这么些奏本却仍堆积在书案上,张均枼坐于书案前,双眸虽打量着这些奏本,心里头却仍记恨着萧敬方才所言。
南絮伺候在一旁打理零零散散的奏本,见张均枼望着奏本却丝毫不走心,料想她定然还记着方才的事,便温婉唤道:“娘娘。”
张均枼听唤微微侧目瞧了她一眼,而后又收回目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