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2章 诸葛瑾-《召唤之三国霸业》


    第(2/3)页

    研读诸葛瑾,不仅可以刷新我们对三国历史的认识,甚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刷新我们的历史观、人生观。

    26岁那一年,诸葛瑾在逃避战乱时与家人走散,孑然一身来到江东,遇到了孙权的姐夫弘咨。弘咨对诸葛瑾的才学感到惊奇,向小舅子强烈推荐。此时刚刚执掌江东的孙权正值用人之际,把诸葛瑾留作门客,先让他做长史,后让他做中司马。

    孙权的姐夫弘咨在史书上留下的唯一印迹就是推荐了诸葛瑾,似乎他这一辈子就只推荐了诸葛瑾一个人。当时的诸葛瑾,是一个无背景、无财产、无工作经验的难民,不可能凭关系、凭贿赂,可要说他凭才学吧,也没见他谈什么天下大势,提出什么合理化建议,可弘咨一见就他就惊为天人,孙权一见他就把他当成宝贝,留在身边委以重任。

    诸葛瑾的不同凡响之处刚刚开始,他这一生处处都透着神奇。

    从26岁参加工作到41岁,诸葛瑾所任职的江东集团经历了赤壁之战、南征交州、合肥之战、濡须口之战、孙刘联姻等一系列大事,可以说是捷报频传、连战连胜、花团锦簇、皆大欢喜。可在这十五年里,他竟然没过出一个载入史册的主意,没有领导过一次战斗,甚至连一次外交任务都没有,可以说江动集团上上下下你方唱罢我登场,唯有诸葛瑾连龙套都没跑过。

    41岁,为了庆祝刘备占领了蜀地,同时也是为了催促刘备赶紧把从东吴借去的荆州还回来,诸葛瑾终于亮相,出使成都。由于谈判期间,他与阔别多年的弟弟诸葛亮只在公开场合谈公事,私下从不见面,兄弟二人公私分明、公而忘私的风格传为美谈。但要说这次谈判有什么成果,这个真没有。地盘儿当然不是那么容易要回来的,但是作为又占理、又有实力的一方派出的代表却连一丁点好处都没找回来,怎么说都是有辱使命了吧,可诸葛瑾回去以后竟然没有受到领导、同事的一句指责,这工作可真是好干啊。

    45岁,跟随吕蒙一起讨伐关羽,夺回了荆州。这次诸葛瑾真的只是跟着去,还是没有什么作为,但是这么大的功劳,来者有份儿,就这么白捡了宣城侯的爵位(诸葛亮可是在刘备死后才被刘禅封为武乡侯)。同时,为江动集团立下不世之奇功的吕蒙得到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的职务,谁能想到吕蒙刚上任就去世,诸葛瑾就这么不费吹灰之力地接替了吕蒙的职务,坐享其成。

    47岁,听说刘备要倾蜀国之力讨伐东吴,孙权想要求和。诸葛瑾给刘备写信说:“老刘啊,我们不就是夺回了荆州,杀了关羽吗?你就非觉得跟我们是深仇大恨,不肯和我们讲和,真是小人之心啊。我都替你琢磨过了,你听我的,不要听你身边那些将军的。我问你啊,是关羽重要还是汉献帝重要?你是要荆州还是要天下?我们只不过杀了关羽,曹魏可是废了汉献帝啊、两家都和你有仇,你应该先跟谁报仇?您动脑子想想,这不明摆着的事儿吗?”

    试问这是劝和还是挑衅?理虽不粗,话也太粗了吧?就算刘备原本还有点儿犹豫,看完这封信也要立马杀过来了。不禁怀疑诸葛瑾这些话是说给刘备劝和的还是说给孙权表忠心的。

    当时有人跟孙权告状说诸葛瑾这时候联系刘备是要卖国求荣。孙权说:“诸葛瑾绝不会做对不起我的事,就像我绝不会做对不起诸葛瑾的事一样。”告状的人也是真傻,怪不得在史书上连名字都没留下,也不想想诸葛瑾给刘备写信敢背着孙权吗?这样的一封信过去,诸葛瑾等于是自绝于蜀国了。

    48岁,孙权称王。诸葛瑾被提拔为左将军、督公安,假节,封宛陵侯。刚升官就赶上曹丕伐吴,总体上来说这一仗是吴国赢了,但具体到诸葛瑾这儿却是打了个败仗,但他照样没有遭到任何处罚,没有受到一句批评。

    52岁,诸葛瑾和孙权分兵两路攻打魏国重镇襄阳,两路都战败。这次诸葛瑾没有受到处罚倒也正常,可他居然还升官了,从左将军升为骠骑将军(张飞在蜀国的职务也就不过如此,人比人得死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