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节 苏俄不老实-《大国崛起1900》
第(2/3)页
金九得到了无人可及的威望,在朝鲜更是说一不二,尽管他本人向来讲规矩,但凡是他提出的事情,朝鲜国王都不会反驳,朝鲜国王几乎就是一个象征了,朝政全都交给了金九,而朝鲜议会,则让金九改的成了一个样子货,规定他们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议会说了也不算,最后还是内阁决定,就好像一战前的德国,只不过金九扮演了德皇的角色。
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金九还压制着工资上涨,他给企业低税率,而不给工人高工资,其实他的做法是对的,是符合工业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规律的,好在朝鲜人是从日本统治下过来的,心理预期比较低,吃得饱饭就非常满足,当年可是经常饿死人的。
年青一代则充满了民族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就足以满足他们的心理了,至于什么自由,什么民zhu,这时代他们才不在乎呢,当朝鲜经济被中国报纸评价为全世界最成功的经济体的时候,朝鲜受过教育的一代人,已经醉了,就差高呼金九万岁,哪里会反对他。
跟朝鲜经济有的一比的,是德国的经济恢复速度。
阿道夫执政到了第三年,第一年主要是适应政治,第二年兴登堡死了,阿道夫集总统和总理于一身,宣布德国不在拥有总统,通过国会纵火案排挤了最大的竞争敌手德国gongchan党,通过长刀之夜,屠杀了纳粹组织中的异己分子冲锋队司令罗姆,解散了260万成员的冲锋队,借此换取了德国国防军的效忠。
用了两年时间,阿道夫完成了集中权力的过程,并在经济上,推动了一系列公用工程,开启了纳粹经济奇迹时期,就业率持续改善,从最高的600万完全失业者减少到了300万,还将在两年后减少到100万人一下。
苏俄的第二个五年几乎进行到了第三年,速度大大延迟,对此杨潮不关心,杨潮关心的是,苏俄的订单,让杨潮惊奇的是,苏俄并没有减少在中国的订单,毕竟中国能提供的机器设备依然是较低的,而能向他们大量提供设备的国家寥寥无几,英法重工业不用考虑,只有美国、中国和德国。
阿道夫正在秘密武装德国,他们自己就需要大量的机器设备,没有兴趣向苏俄大量提供机器设备,美国的设备的价格太高,跟中国相比没有太大竞争力,毕竟美国制造业领域的工资水平可是日新五美元的档次,而中国机器制造业的工资水平虽然比最低工资高一些,达到了日新2两左右,折合美元也不过4两多。
距离上中国也更近一些,现在用铁路运到西伯利亚边境交货就可以,虽然苏俄的火车也要烧煤,可是他们自己内部计价不用外汇,以苏俄的经济模式,基本上不会考虑成本问题,因此中国货的交货价格稍低一些。
更让杨潮惊奇的是,苏俄竟然也向美国下了大量的订单,数量大概是中国的一半,罗斯福承认苏俄政府,跟苏俄政府建交,还解封了当年查封的沙皇资产6000万,其中4000万都归苏俄支配,苏俄不可能不给美国一个面子。
但问题是,他们凭空增加了一半进口机器份额,这意味着他们的工业计划发生了改变,经过多重渠道确认后,杨潮才惊讶的发现,史达林确实更改的五年计划的方案,从过去新建4500座工厂,扩大到了6000座工厂,显然西伯利亚战争中,苏俄武器装备全面落后的现实打击到了史达林同志,经过确认,他们向美国下达的订单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飞机和坦克相关的设备。
本来因为战争工业机会就已经延迟了,史达林不但没有缩减计划规模,反而大大扩大,果然是深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真理。
另外苏俄还向中国提出了许多要求,让杨潮也感觉到很棘手。
首先他们要求收回中国矿业公司在托木斯克的铁矿运营权以及其他地方的矿产所有权,这次他们到没有不讲道理,愿意花钱购买,这些杨潮也可以暂时让给史达林,可是他们还想收回秋明油田。
“告诉苏俄人,那些矿产和石油,是我们当年给沙皇10亿美元换来的,如果他们想收回的话,就把沙皇的债务偿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