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决议厅中,法官将陪审团召集在一起,跟他们详细的解释法律条文,对他们进行法律专业引导,告知他们法律对走私的明确相关规定。 可是最后陪审团还是依然一致裁定,这一次西北走私案无罪,他们有权决定有罪或无罪,但是定刑是法官的权力。 可他们宣布无罪了,法官也就没办法判刑了。 法官可以裁定陪审团的判定明显有违法律,从而不接受陪审团的裁定,重新选择陪审团,但这需要勇气,很显然这个法官缺乏这样的勇气,如果他是从革命时代走来的,是伍廷芳那样的法官,或许会这么做,可是他是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法官,他怕受到社会的责难,受到良心的谴责,所以他不敢。 最后判决,张作霖走私案不成立,不但他无罪,其他走私贩也被当庭释放。 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这样的判决,甚至可能造成一个可怕的结果,那就是西北边境的走私合法了,任何人都可以去哪里跟苏俄人走私,只要不被苏俄抓住,他们就是无罪的。 同时对于中国的司法制度的严谨性产生了质疑,确定一个人是不是有罪的,到底是百姓的平叛,还是法律的条文?如果法律条文,跟人民的认知冲突,到底以哪一个为准? 这些问题发人深思,也被问到了杨潮面前。 杨潮此时在营口,也在判决一场官司,不是法律官司,而是行政问题。 原因是营口坠龙问题,去年这里离奇的出现了一条龙,先是活着,后来死了,活着的时候当地百姓见过,死后才被媒体注意到,结果引起了争执,奉天很想把腐烂后的龙骨拉回沈阳建立一个博物馆展览,但是营口不同意,他们要自建博物馆,奉天认为他们是省城,将龙带到奉天展览,更能吸引人们观看,营口还想用这条龙来给他们增加人气呢。 所以争执不下,杨潮就决定亲自来调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