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节 应付挑战-《大国崛起1900》


    第(2/3)页

    但战争在继续,他们就无法自产足够的机器设备,事实上,他们的工业计划已经大大延误了,去年的计划只完成了不到一半,如果持续如此,今年能不能完成计划的一半都不一定呢。

    所以他们只有加大从国外采购,可是从国外采购,是需要资金的。

    历史上苏俄之所以爆发饥荒,就是因为西方经济危机。粮食价格大减,苏俄不但不增加了粮食征购额度,导致了农民口粮的不足,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刀。一方面国际境界危机,给苏俄进口机器设备提供了方便,很多原本对苏俄封锁的机器设备也放开向他们出口了,可他们需要的资金却大幅度上升,而史达林不想放过这个机会。因此开始压迫国内农民,从农民身上成倍的压榨工业化资金。

    但如果能够借到钱的话,谁想通过这种缺德方式筹资啊,可惜所有国家都拒绝向苏俄贷款,他们赖了沙皇时代欠下巨额债务自以为占便宜的吊丝聪明,这时候让他们自绝于国际金融体系之外。

    这时候,潘训给他们提供1亿两贷款,并且还许诺会以10亿两的代价来取得秋明油田后续的经营权,这会让史达林疯狂的,会让他以为得到了一只下金蛋的鸡。

    “麻烦了!”

    思考良久。杨潮发觉,潘训给自己出了一道很难解决的难题。

    他也可以提出向苏俄贷款,提供远超潘训的贷款,给苏俄贷款10亿,贷款100亿,也不是不可能,可问题是,这样一来,苏俄会更以为秋明油田价值无限,对中国的重要性无与伦比。更不会放弃哪里了。

    所以杨潮如果也提出贷款,反而加剧了苏俄把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打仗杨潮不怕,其实受到经济危机影响,无论是秋明油田的石油。还是托木斯克的铁矿,对中国的重要性都大大下降,东北是有十几家钢铁厂停产,但不是因为原料,而是因为市场。

    杨潮怕的是,潘训忽悠史达林那些没文化的家伙。会让那些人玩命战争的,杨潮不怕他们打过来,大不了放弃西伯利亚,把老婆接回山东再生一个儿子好了,将来二战中还能打回来。

    问题是,再打下去,把苏俄削弱的太厉害了,他们的工业计划无法按计划完成,他们的人力资源过度消耗,而他们的对手纳粹却一步一步稳定了德国经济,并且开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会在未来四五年内完成战争准备。

    历史上西方把史达林抨击的一无是处,甚至影响到俄罗斯的人将他形容为暴君,可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如果史达林不是付出了饿死上千万人的代价,让苏俄完成了两个五年工业计划,那么纳粹大军打进来的时候,苏俄拿什么抵挡?

    杨潮坚信,如果不是那两个五年工业计划,让苏俄成为一个工业强国,他们的工业如果只是沙皇时代的规模的话,他们绝对无法抵挡纳粹的机械化集团军一年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