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节 为俄罗斯还是为中国-《大国崛起1900》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除夕夜接受了总理职务后,只在中国待了十天时间,杨潮就返回西伯利亚。

    因为这里毕竟在爆发战争,而中国的政治、经济持续稳定,稳中有升,市场乐观。

    所以杨潮并没有多想,立刻就回到了伊尔库茨克。

    此时西伯利亚的战局,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取得了安家拉港的胜利之后,隆美尔再接再厉攻占乌索利耶,在安家拉港损失不大,在乌索利耶也没有受到太大的伤亡,所以一切都很顺利,占领了乌索利耶之后,隆美尔率领的第四集团军就转入休整。

    第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则南下包围斯柳江卡的苏军,要打开通往中国的交通线。

    在这里也没有遇到太大困难,在空军优势、火炮优势之下,坦克掩护步兵攻占对方阵地,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在2月之前,三场战斗统统结束,沙皇政权将战线推离了伊尔库茨克附近,开始转入反攻。

    休整之后,出动了3个集团军,30万人,展开了对泰舍特的攻势。

    汽油燃烧弹、毒气弹洗礼,大炮覆盖性轰击,坦克正面冲锋,一开始都很正常,很快就攻陷了苏军阵地,攻占了他们的散兵坑,占领了他们的密集战壕和坑道,攻击到了泰舍特市区,可是这时候出现问题了,苏军并没有像在安家拉港和乌索利耶那样,失去了阵地之后撤退,而是在泰舍特城区负隅顽抗。

    跟乌索利耶不同,泰舍特是一个较大的城市,虽然比不上伊尔库茨克等城市,但是作为通往伊尔库茨克的交通枢纽,这里是一个3万人左右的城市,这在西伯利亚来说,是不小的城市。

    前些年石油财富的刺激下,泰舍特发展很好。钢筋混凝土简直比比皆是,加上沙皇时代几百年修筑的城堡、要塞等建筑,让这里成为一座规模不大的堡垒。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