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节 宠物狗和野狗的世界观-《大国崛起1900》


    第(2/3)页

    大牲口的损失,本来就会让没有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大集体制度下失去了劳动激励后,普遍的偷懒让耕种质量也会大大降低,同样的播种,过去富农会把庄稼当做祖宗一样伺候,而现在的集体农庄职工随随便便洒上种子也就完事了。

    本来失去了最懂得耕种的富农,耕种质量就已经降低,加上集体制度下的怠工。生产流于表面,这些情况苏俄高层不可能不清楚,史达林很快就知道了结果,但他并没有思考深层次的原因。

    于是史达林想过要缓和。真理报当即批判了两万千人大队在农村的工作,违背了‘自愿’原则,开始允许农民脱离集体农庄。

    史达林太乐观了,他认为大多数人还是自愿加入的,只有小部分才是被那些积极工作的同志用错误的手段请进去的,结果他猜错了。当政策公布之后,大量农民离开集体农庄,秋收之后,更是基本上都要走光了。

    史达林这个政客明白,他是被底下的人蒙蔽了,不是少部分人被强迫加入,而是所有人都不是自愿加入的。

    但是他并没有立刻进行改良,而是改变了他之前的政策,不再允许农民脱离集体农庄,并且开始强行推行集体化,他提出了口号‘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史达林不在幻想,明白他的政策是不得人心的。

    可是明知道自己的政策不得人心,为什么还要推行呢?是这个人残忍吗?

    不,这不是道德层面的,就好像后世的某国明知苏俄的历史教训,还要学习苏俄的集体化运动,这是发展工业的必然手段。

    集体化之后,苏俄的农业发展是大大退步的,产量还赶不上沙皇时代,但是粮食征购量却比集体化之前翻了四倍,这就是一切的原因:可以更方便的榨取农民的剩余价值。

    通过建立集体农庄,苏俄完成了一种严密的征购制度,他们用远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征购粮食,农民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积极性,加上消极对抗,屠宰牲口,造成粮食耕种面积大减,可是征购额却没有降低。

    结果导致老百姓不得不把自己的口粮低价卖给国家,然后在黑市上购买维持生计的粮食,黑市面粉的价格比国家征购的高6倍。

    在这种情况下,饥荒是必然要发生的,可悲的是,乌克兰在沙皇时代,拥有整个俄国谷物耕种面积的90%,甜菜耕种面积的85%,这样一个富庶的流淌蜜糖的地方,竟然也出现了饥荒。苏俄后来表示,这是自然灾害,可是离奇的是,一河之隔,同样住着乌克兰人的被波兰控制额西乌克兰土地上,却没有发生什么灾害,苏俄这边的乌克兰人游过河去就能得到同族的救济。

    更可悲的是,一面有人饿死,一面苏俄却在大量出口粮食,派警察、军队到农村去征购粮食,拿走农民的种粮,造成欧洲粮仓乌克兰饿死了400万人,后世也有统计说是800万人,甚至乌克兰政府说有1000万人。

    有多少人不重要,只要出现了大面积饿死人的情况,那么基本上整个民族都在挨饿,人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饥饿。这种记忆会伴随整整一代人,这就是为什么后来阿道夫的纳粹军队打进乌克兰的时候,会受到乌克兰人普遍的欢迎,直到戈林那个愚蠢的种族主义胖子。在乌克兰推行灭绝政策后,乌克兰才出现了大范围的起义。

    后世的乌克兰将这次饥荒称为苏俄的种族灭绝政策,是有意的认为制造饥荒,有意的灭绝乌克兰民族,为此和俄国打了很多次口水官司。

    但何止是俄国。全世界都知道此时,英国知道,法国知道,美国也知道,但是丘吉尔,罗斯福都保持了沉默,因为死的都是俄国佬,站在国家的角度,没有人希望别的国家强大,俄国人在饿死自己人搞工业化。在当时的英美看来,这是崩溃的前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