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显然中国新培养起来的外交官们还比较原教旨,对一些东西太过刻板,对一些东西太过敏感,比如权力。
“为什么不可以呢?英国要求我们在欧洲行动得跟他们打招呼,那么我们也要求他们在亚洲活动必须跟我们打招呼好了,合情合理!而且不止如此。⊕dǐng⊕diǎn⊕小⊕说,.2≯3.∨o< s="arn:2p 0 2p 0">
我们跟英国有广泛的利益,完全可以将合作扩大到全世界,比如说美洲。美洲可不是美国人的美洲,我想这一diǎn英国人很认同,起码美洲的石油不能都是美国人的。”
刘玉麟立刻改变了外交态度,原则上同意中国在欧洲的行动,会通报给英国,但是要求英国在亚洲的行动也必须通报中国,还建议将双方在国际间的行动都进行互相谅解。防止类似的冲突在此发生。
对中国人态度的转变,英国人很谨慎,高层紧急探讨了中国的建议,光是他们自己就争吵了三天,然后他们提出达成一项国际协定,但是他们认为亚洲太大了,认为以南洋为界,南洋往东的亚洲地区他们会向中国通报。但是南洋以西地区,他们认为是属于他们的利益范围。中国应该向他们通报。
显然英国人是不可能放弃印度的利益的。
至于其他地区的利益,比如美洲地区的,英国很乐意跟中国在那个地区合作,对双方的经济、外交甚至可能爆发的军事行动进行协调,双方在美洲进行的重大行动,都得向对方通告。取得对方的谅解,以防止侵害到彼此的利益。
共识就此达成,接着谈判细节问题,最终中国答应了英国的利益攸关区为整个欧洲,印度、澳大利亚地区。整个非洲;而中国的利益攸关区只包括中南半岛、东亚大陆和日本,朝鲜地区,南洋为双方利益交汇去,双方必须保证不得改变南洋的现状,除非取得另一方的许可。
很快双方低调的签署协议,协议名称为《中英洲际行为协定》,之所以低调,从这个协定内容暴露出来之后各国的反应就知道了。
法国、意大利等有野心的国家裂开对这个协定提出了不满,要求中英对此进行解释。
苏俄立刻各种讽刺,什么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阴谋了,什么帝国主义的分赃合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