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节 西伯利亚经济-《大国崛起1900》
第(2/3)页
古往今来,没有资金的国家有可能发展工业,没有资源的国家也有可能发展工业,可唯独没有人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起来工业。
沙皇统治的西西伯利亚现在人口300万左右,男人不到100万,而且伤残人士就占了半数,靠着一百多万妇女搞工业?还是靠几十万老弱搞工业?
就算可以搞,这些人又能搞什么工业?要知道在政府贷款的扶持下,现在俄国人多数都有地产,小家庭也有个几百亩,大庄园比比皆是,100多万有劳动能力的女人洒在广袤的土地上都不够用,还要抽出劳动力搞工业,这不是扯淡吗。
尼古拉却很坚持:“移民。流亡国外的普通俄罗斯人至少有20万人,我们愿意支持他们移民到西伯利亚来。而且我们可以顾工,如果贵国不反对的话,我们从中国雇佣十万工人也不是问题。”
对于从中国引入劳动力,尼古拉其实一直都很抵触,因为俄国人的数量太好了,让他很容易升起危机感,试图保证俄国人的优势。
所以现在在西伯利亚的中国人,不过20万人左右,其中10万人在石油和矿业中工作,还有10万人左右在建筑业、商业等产业中,而且至少有5万人并不长久的留在西伯利亚,只是流动性的,不会定居。
可是要引入中国工人,那就必须是长期的,长此以往定居下来,以现在的西伯利亚俄国人数量,太容易被中国人同化了。
“那你们想发展什么工业呢?”
杨潮不想跟尼古拉争辩了,反正他们有钱,自己爱怎么花怎么花吧,买资源的大量财富注入后,整个经济体的价值都提高了,比如建筑的价格,土地的价格,这都是财富,甚至在街头烤肉的布里亚特人也能小康。
因此他们能拿出来的资金还是不少的,尤其是尼古拉政府。银行存款至少有两千万两,建十座像模像样的工厂是足够了。
“嗯。得建一座钢铁厂,兵工厂,火炮工厂,火药厂,铝厂。飞艇工厂,飞机制造厂,还有你们那种铁甲车工厂。”
尼古拉是早有准备,一项项说的仔细。
杨潮都听的惊呆了,还以为尼古拉明白工业发展的重要性了,结果只是看到兵工产业,这典型的俄国思维,以为只要把军事工业发展起来,国家就真正强大了。从彼得大帝到尼古拉二世一直都是这么干的。
所以俄罗斯帝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军事工业帝国,其他方面严重落后,他们不是强大在总体国力,而是强大在现代军事制度和野蛮的民族性情还有庞大的人口数量的结合。
这种制度模式,确实让他们还在农奴时代,就可以跟拿破仑硬碰硬,可是却无法打持久战。任何战争只要时间一长,国内必定会出现混乱。这是根基不稳的表现。
但这关杨潮什么事?
所以他答应了。
“铝厂耗电量极大,我建议您增添新的电厂建设计划。以你们目前还无法做到电力供应保证的情况,优先发展电力工业很迫切。”
杨潮不但不拒绝,反而还提出合理化建议。
西伯利亚大城市中只有伊市、秋明和托木斯克三座城市有电力供应,因为这几个地方出石油和矿产,这样的电力基础想要建铝厂。实在是太不现实了。
尼古拉很坚定,没有铝就没有铝合金,飞艇和飞机就不可能生产出来,而俄国吃这两样兵器的亏太大了,没有飞艇和飞机。他们的军事工业就不齐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