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节 哈尔滨风情-《大国崛起1900》


    第(2/3)页

    杨潮将护送两人直接到朝鲜,为此杨潮还安排了一次去朝鲜访问作为掩护。

    一路上也要进行一些政治活动。

    这次去朝鲜,走东北铁路。

    东清铁路两千七百多公里,成型,从满洲里到哈尔滨继续往东延伸沟通海参崴,从哈尔滨分出一条直线往南延伸。经过长春、奉天连同到大连。

    这两千多公里铁路,算是老毛子留给东北最重要的遗产。

    虽然是沙俄侵略的产物,但是不可否认东北因为这条铁路收益的地区不少,铁路经过地区的经济都有促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受益最大的大概要数哈尔滨这个城市。

    无论是奉天还是吉林、长春,都是老城市,唯有这个哈尔滨,完全是因为这条铁路才得以成为一座城市的。

    铁路修建之前的哈尔滨,只不过是松花江上的一个渡口,附近则发展出了田家烧锅等几个镇子。

    从铁路修建开始,哈尔滨就慢慢成形,俄国施工队进驻哈尔滨,在这里建设了机修厂,开启了哈尔滨工业的基础,铁路修建带来了人流,城市慢慢成形了。

    因为这种历史背景,让哈尔滨跟这条铁路的关系,显得比其他城市要特殊的多。

    铁路修通之后,过去的渡口哈尔滨,也自然成了水陆交通要冲,松花江流域的物产汇聚到这里,然后通过铁路运往俄国或者大连出口,哈尔滨成了整个东北北方最大的物资流转口岸。

    新生的城市,一片空白,机会却是大把,于是吸引来了一大群的冒险者,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哈尔滨也是。

    而且这里的侨民数量极多,汇聚了三十多个国家的商人在这里经营,洋人的数量竟然占到了一半,可谓是中国洋人比例最高的城市。

    洋人中最显赫的一群人,还是犹太人,准确的说是俄国犹太人。

    俄国犹太人几乎是随着这条铁路的修建就到了这里发展,当时恰好是沙皇俄国排犹浪潮,起因是1881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遭到革命党刺杀身亡。由于怀疑犹太人有涉嫌,反犹主义在俄国境内空前高涨起来。

    俄国所有的民族几乎都参与了这场血腥的反犹运动,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哥萨克人都拿出了屠刀,这是一次极其暴力的排犹,集体迫害,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在全国各地发生。

    继承皇位的亚历山大三世的顾问康斯坦丁·波贝多诺斯策夫建议消灭三分之一犹太人、驱逐三分之一犹太人,同化三分之一犹太人,要让犹太作为一个民族在俄国彻底消失。在政府的默许和支持下,俄国民众针对犹太人的集体大屠杀在各个地区相继发生。

    沙俄政府还施行了对犹太人的一些官方政策《五月法令》,严格限制犹太人在栅栏区(犹太定居diǎn)以外进行活动,不许犹太人从事政府公职、教授、军官,甚至农民等职业,连信贷业都要求只有东正教徒才能从事,让犹太人连他们最擅长的银行业都无法经营,等于断了犹太人的生计。

    这次排犹从1881年开始,一直持续懂啊了1914年,所以大量的犹太人逃出俄国。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一批人逃到了中国来,恰好俄国在修建东清铁路,这让很多犹太人甚至直接介入铁路修建,之后又继续靠着铁路发财,在中国东北站稳了脚跟。

    而哈尔滨则是犹太人最大的聚居区,东北战争之前,这里就有了8千多犹太人,现在已经超过了1万人。

    哈尔滨一半的商业,现在都控制在犹太人手里,中国商人才排名第二,第三是俄国人,剩下的日本、朝鲜、英法等西欧国家的经营规模都比较小。

    这些情况都是杨潮从哈尔滨市长口里得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