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节 白澳枷锁-《大国崛起1900》


    第(2/3)页

    至于其他的条件。矿藏之类的,帕图申斯基并不关心。因为即便有那也是中国人的,杨潮只是答应帮助犹太人租借这里,地下以及沿海甚至海底的矿藏都归属中国,帕图申斯基也不可能知道这里的海底还会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

    值得帕图申斯基费时间考察一番的,不过是首府阿皮亚的航道情况,阿皮亚是1850年。才由德国人建设起来,是本国第一座城市,也是唯一的城市,德国人选择这里显然是经过勘测的,阿皮亚近海的航道相当优良。又有天然的避风港湾,建设一座天然良港不成问题。

    良好的港口,合适的地理位置,友善的本地人,有这些对犹太人就够了。

    所以经过考察之后,帕图申斯基就联系上了犹太复国组织,将他们的意见传达了过去,帕图申斯基到来之前,就已经跟犹太复国组织取得了联系,或者说他们之间的联系就没有断过,犹太复国组织很清楚帕图申斯基的行动,而且组织上层对帕图申斯基的考察十分支持,甚至可以说是期待。

    一般的组织成员现在还抱着在以色列复国的目的,而高层,比如罗斯柴尔德家族,其实已经清楚了英国政府的态度,是不会同意他们在耶路撒冷建立一个国家的,甚至英国政府中已经开始了反贝尔福宣言的呼声,要求对贝尔福宣言进行重新解释。

    那么这个萨摩亚就成了犹太人不多的选择之一,尽管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未必能在这里成功建国,但有一个备选,总是好的。

    帕图申斯基的调查报告通过昂贵的跨洋电报传到英国,英国犹太复国主义主席沃尔特·罗斯柴尔德勋爵很重视,正好英国人要来跟中国谈判南洋问题,沃尔特勋爵所幸通过运作,加入了这个代表团。

    杨潮见到的神秘英国人,正是这个沃尔特。

    自报家门后,杨潮已经想起来这人是谁了,在罗斯柴尔德家族之中,他的地位并不显赫,现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主事人是内森的曾孙莱昂内尔·内森·德·罗斯柴尔德和安东尼·古斯塔夫·德·罗斯柴尔德。

    但沃尔特的身份却是犹太复国主义英国主席,在政治上的分量很大,英国人允许犹太人移居中东的贝尔福宣言,就是英国外交部长直接给沃尔特发的电报中确定的。

    所以,虽然沃尔特加入英国代表团官方的使命是来处理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大铁矿的,但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不用想就知道。

    但真实意图往往是最后表露出来的,沃尔特跟杨潮寒暄一番之后,还是先说铁矿的事。

    杨潮发现这座大铁矿的消息通过摩根公开之后,在澳大利亚引起了很大的热议,澳大利亚人以为自己是一个铁矿资源贫瘠的国家,后来还出台过限制铁矿出口的法令,无数知名的专家都论断过澳大利亚的贫铁,所以本来的历史上,当农场主汉库克发现皮尔巴拉大铁矿之后,甚至都已经拿到了完整的数据和化验结果,官僚的澳大利亚政府竟然都不相信,导致好几年之后才授予他开采权力。

    甚至早在早在1890年,地理学家伍德沃德就指出皮尔巴拉可能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石,足以供应整个世界的需要,但这个地理学家的预测,澳大利亚政府也不相信,只是一个劲的派遣探勘队在澳大利亚胡乱的找矿,其实他们只要随便派一个学徒,到皮尔巴拉这片荒原上转一转就能发现了,因为这里的铁矿直接就暴露在地表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