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节 夜袭日本-《大国崛起1900》


    第(1/3)页

    黎元洪的总统令下发,战时状态下,他现在拥有过去皇帝的权力。

    当然只局限在战争期间,一旦战后,他发出的很多政令要么取消,要么得经过国会讨论才会生效,尤其是给与中国银行和杨子银行以国债为储备印刷纸币的权力。

    对黎元洪来说,这个国债做储备计划,会让政府得到大量的借款,应付眼前的战争。

    打赢这场仗,对黎元洪来说极为重要,他需要一场胜利来稳定自己的总统地位。

    他是黎菩萨,但不是他愿意做,而是他不得不做,他只能柔和,因为他手里没有权。

    但如果能做佛祖的时候,他是绝对不愿意只做一个菩萨的。

    此举符合所有人,所有国家的利益,因此杨潮这个债券对冲计划,很快就让各国行动起来。

    尤其是英国,伦敦市场上可是有大量中国债务的,虽然清政府和袁世凯政府的财政情况都不好,因此没有借到多少钱,可是日积月累之下,依然有高达9000万英镑的债务,以目前的银价,也有6亿多两白银,而铁路总公司的债券可是高达1亿英镑的。

    虽然目前银价已经到了30两兑1两黄金,此时偿清债务对英国不利,但是英国人依然很积极,第一是这总比不断的运黄金到中国好,第二是他们打算站在日本一边,一旦英国决定对中国宣战,那么中国人也可能不会偿付这笔债务了,所以英国人打算在他们加入战局前,将这笔债务兑付。

    法国则没有那么多其他心思,他们纯粹是因为承受不起经济压力了。

    法国人在这场战争中,不但要承担自己高昂的军费,而且要分担一大部分俄国的军费。

    法国人早就打开了自己的金库,用法兰西姑娘甜美的**汁滋养着俄罗斯这个身躯粗壮食量惊人的孩子。

    法国战前的黄金储备勉强达到2000吨,现在基本上已经空了,一半送到了美国。一半送到了中国来。

    不过他们当年借给中国的债务却没有英国那么多,还不到1亿两,杯水车薪罢了。

    两国短短几天内,就开始在伦敦、巴黎市场上提前兑付中国债券。两国政府将债券收集起来,然后交给伦敦和巴黎的杨子银行进行清算,在转为在上海的扬子银行券,接着就能采购大量的青霉素了。

    德国人则省事的多,政府直接号召广大百姓捐款。手里有中国债券的要么卖给银行团,要么捐献给国家。

    这些债券变成杨子银行的纸币,同时杨子银行收购了这些债券后,代替英法两国,成了中华共和国政府最大的债主。

    以这些债券为储备,杨子银行加印纸币,同时也承销了政府新的一期10亿军费债券,同样赚的盆满钵满,也带着上海一帮金融团发了大财,现在三十家最早跟随杨潮的钱庄。最小的一家也是资产上亿了。

    不到一个月,就通过复杂的金融手段,完成了金融对冲,各国债务转到了上海。

    这些债务变成各国手里的扬子银行券,大量采购的是青霉素,没有进入工厂,让杨潮颇有些担忧。

    因为英法两国掌握了这么庞大数量的纸币,如果他们冲击上海市场的话,引发挤兑是轻而易举的。

    此时龚明德也已经对日本进行了一个月的轰炸。

    效果依然不理想,虽然看起来炸了日本不少城市。造成了巨大的恐慌,日本人城里人都往乡下跑,但是日本的工业却没有受损,尤其是军工厂在高射武器的防御下。基本完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