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节 讨袁战争-《大国崛起1900》


    第(2/3)页

    炮哥如此钟情上海,就是因为上海的国际地位够高,更是因为上海靠海,他随时都可以跑,很符合他保留有用之身的习惯。

    但既然上海这个自由市的市长不识相,那就不要怪炮哥不客气了。炮党三巨头之一的陈其美立刻开始串联,在上海活动起来。召集青帮兄弟,组建革命军。

    陈其美不知道的是,他刚刚回到上海,就已经被上海当局盯住了,他到现在还背着一条人命呢,是上海警察局通缉的杀人犯。

    结果陈其美这边跟一些上海大亨联系。那边上海青帮就把他给卖了,谢冠辉积极应对,他可是最担心上海卷入战争的,上次革命,让上海的市面萧条了几个月。实在是伤不起啊,于是他立刻就秘密调动“巡捕”,在租界一个大烟馆将抱着窑姐抽烟泡的陈其美等人抓捕。

    炮哥手下第一大将,革命第一功臣陈其美出师不利,反被抓捕。炮哥没想到谢冠辉胆敢进租界抓人,当年他们革命的时候都不敢进租界,他顿时就感觉上海不安全了,坐着海军军舰就跑到了广州。

    杨潮立刻告诉袁克定,事情已经办妥了,上海该抓的人都抓了,就在上海公审吧。

    袁世凯没有必要驳杨潮的面子,就答应在上海审理陈其美等人。

    袁世凯自己则催促北洋军快速南下,不久便与赣军交火,北洋军迅速占领了九江,接着袁世凯不断向九江集结军队,几天后,北洋军开始进攻湖口,江西军将领和士兵哗变,湖口失陷,李烈钧率余部从水路退守吴城。

    湖南都督府军事厅厅长程潜积极联络谭延闿和四川方面,希望三路出兵会攻武汉,配合赣军作战。迟迟得不到支援的赣军在实力强劲的敌人的进攻下,几乎完全丧失了反攻的能力。

    北洋军兵锋直指南昌,江西军队屡战屡败,不战而退,北洋军一路进展顺利,不久便攻占了吴城,李烈钧率余部退往南昌。留守南昌的江西都督欧阳武一听说吴城失守,立刻开溜,留在南昌的宪兵司令廖伯琅紧闭城门,拒绝李烈钧入城,李烈钧派兵攀城而上,打开城门,廖伯琅仓皇逃走。

    北洋军攻打南昌,赣军不敌,一再败退,北洋军不久攻入城内,李烈钧退往湖南,最后看到大势已去,遣散余部,亡命海外。江西残余军队向北洋军投降。

    江苏程德全本来就不赞成武装讨袁,逼迫他的黄兴从心里也不赞成武力讨袁,到南京来只是屈从于炮哥的意见。程德全更是借机脱身之后,就跑到了上海,并通电表明江苏讨袁与他无关。

    内部意见都不统一,北洋军跟江苏大军在徐州一带会战,将其击败,黄兴见状逃到上海,炮哥手下其他军政首脑也跟着跑了。这些人一跑,江苏立即宣bu取消独立,并电邀请程德全回来。江苏军队纷纷投靠北洋军,炮哥势力在江苏消失殆尽。

    跟江西和江苏一样,犹豫是被炮哥仓促发动起来,事前没有得到各省督军的同意,各省内部矛盾重重,军政指令难以协调统一,在北洋军的攻击下,相继失败。安徽柏文蔚战败潜逃,广东都督陈炯明部下大多早与袁世凯有勾结,袁世凯又收买广西都督陆荣廷和陈炯明部下龙济光,二人里应外合攻击都督府,陈炯明仓皇出走;湖南都督谭延闿一开始无心讨袁,救援江西的部队故意行动缓慢,抵达湘赣边界时,江西讨袁作战失败,,谭延闿宣bu取消独立;四川方面重庆宣bu独立,遭到四川的进攻,最终战败;福建方面的讨袁军也在敌军的进攻或胁迫下,先后归于失败。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南方各省的讨袁军队全被袁世凯打垮,袁世凯将炮哥、黄兴等人打为乱党通缉,但这些人都逃到了日本,鞭长莫及。

    讨袁只是一个闹剧,一个笑话罢了。

    但说到底大头哥暗杀不对在先,这才给了炮哥一个牵强的理由。

    只是这种方式他们gm党内部态度都不是完全一致,倒是袁世凯得到了全世界的支持,没有人喜欢中国永无休止的动乱下去,这样太影响各国利益了,当然一个国家除外,日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