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节 我是兔子-《大国崛起1900》


    第(2/3)页

    权力之争岂能不流血。

    斯托雷平这个人出身贵族,毕业于彼得堡大学,很年轻就开始在内务部供职,不到四十岁就做到省长一职,是典型的少壮派官员。

    国内运动轰轰烈烈,维特主张和平谈判,跟各个党派达成妥协,在沙皇交出一部分权力的情况下,让国家和平过渡,斯托雷平的主张则比较激进一些。

    斯托雷平坚持镇压反叛者,他的态度是,先稳定才有可能改革,后来在全国各地树立绞刑架,绞死了无数革命者,一时间俄国的绞索被称作斯托雷平的领带。

    斯托雷平经济上提倡土地私有制,改革俄国传统的村社公有制经济,将村社份地分给农民作为私产,并且允许买卖,后来还贷款给富农收购贫穷农民的土地进行土地集中,搞大农场经济。

    这个人在后世的评价非常有争议,苏联时期被评为万恶的刽子手,屠杀人民的凶徒,俄罗斯时期在被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改革者。

    他的土地集中制度对生产力发展是有贡献的,沙俄在他的改革之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粮食产量在一战前比美国、阿根廷和巴西加起来都多,而苏联是最大的进口国。

    斯托雷平有句口号,“他们(革命派)需要大动荡,我们需要大俄罗斯”,他亲自带队去乡下,剿灭那些叛乱的农民,表示他死在哪里,就埋在那里。还对报纸说:“给国家二十年时间,她会变的让你认不出来。”

    很显然后世的普沙皇借用了这句话,因为普京是把斯托雷平当做偶像的,这是一个跟普克格勃一样的铁腕人物。

    但斯托雷平是铁腕人物不假,只是他要镇压国内民众,怎么可能抽出兵力跟清军作战,他的前任维特是和平主义者不假,但是却是一个积极的扩张分子,向东北扩张就是维特的政绩,日俄战争就是因他而起的。

    两人的交接班,对局势的影响,杨潮也说不好。

    但是尽快出兵,打上一仗,试探一下深浅,也是很有必要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开进去,打他一仗,死活就有英法德美这些大国去博弈了。

    于是杨潮开始在报纸上骂袁世凯是卖国贼,手握重兵却不思报国,朝廷让他全权解决东北问题,却不敢把北洋军开到东北去,这是典型的军阀卖国贼。

    当然这是找人写的软文,不是杨潮亲自出头的,但袁世凯绝对知道是谁在背后捣鬼。

    袁世凯终于发飙了,声音强硬了起来,表示大清正在考虑出兵事宜,但骂声依然不绝。

    三天后,袁世凯宣布,调山东护路团去东北护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