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节 运营仪式-《大国崛起1900》


    第(1/3)页

    第八十八节运营仪式

    “詹兄,记者来了多少?”

    跟随詹天佑一起来到福建会馆。

    杨潮立刻问道。

    “来了一百二十三个人,天津的记者三十,上海的有八十二人,广州的九个人,还有两个香港来的。”

    詹天佑是工程师,数据上总是一丝不苟。

    “都安顿好了?住在哪里?”

    “都在顺德饭店。”

    记者们的食宿、路费杨潮全包了,而且还打算给没人发个五十两的红包,大报记者给一百两。

    不过詹天佑这些工程师就住不下了,只能委屈他们借住在福建会馆中。

    “仪式筹办的如何了?”

    “已经妥当。其实不必如此铺张!”

    詹天佑对杨潮要大办开工典礼一事,颇为想不通,为了这次开工典礼,就花去了二十多万两银子,这完全没有必要。

    杨潮笑道:“你不懂,这条路不是一般的铁路。我早就说过,他是一条争气路。值此列强欺辱,国家沦丧之时,我中国人太需要提一口气了。”

    “不过说到底,铁路也是产业,日后的运营才是重点。你们应该能应付了吧。”

    对于这些表面工作,杨潮认为很重要,但是核心的实际却更重要。

    詹天佑道:“大人放心,吾等已然办妥,决不让洋人看笑话。”

    其实六月份铁路已经竣工,当时詹天佑将施工队伍分为四队同时施工,速度奇快,比胶济铁路更先到济南,应该说是赢了德国人一筹,但是德国人十分不服气,其他洋人也纷纷发表意见,质疑中国的铁路质量,质疑中国人的运营能力,说就算修好了,也不会运营管理。

    法国人后来修正太铁路,当收回所有贷款后,依然不肯还给中国,他们的理由就是,中国人管理不了。洋人的这种论调,就好像后世说中国人无法管理好香港一样,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种族主义偏见。

    不过中国的管理能力确实很弱,詹天佑他们这些人其实也没有太多的运营经验,修铁路他们可以,但是运营管理上只能摸索着来了,于是从六月一直到现在,半年时间都在不断的招募工人,培训,试车,进行各种演习。

    现在詹天佑有信心让这条铁路良好的运营下去。

    十五日,顺德饭店大厅之中,张灯结彩,挂着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恭贺烟济铁路顺利开工运营,大吉大利!

    詹天佑等三十几个工程师穿着长衫,掩饰不住一种喜悦,站在横幅下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