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节 银行-《大国崛起1900》


    第(3/3)页

    陈笙郊后来发起成立北市钱业公会,陈笙郊与镇海方性斋与金山黄氏合股创设“承裕钱庄”,事业越做越大,已然成为上海钱庄业的中流砥柱,谢纶辉一直作为左膀右臂辅佐他,积累了丰富的银钱业经验,更是被公推担任“承裕钱庄”的经理。在谢纶辉的经营之下,承裕钱庄业务蒸蒸日上,经营数载,承裕钱庄一跃成为了业中翘楚。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盛宣怀推动朝廷建立了中国通商银行,任用大班(经理)两人,一人为洋人大班,一人为华人大班,这第一任华人大班就是陈笙郊,而陈笙郊死后,谢纶辉当仁不让的成为了第二人华人大班。

    当然这是后话了,此时陈笙郊还健在呢,所以谢纶辉只是代替陈笙郊做了北市钱业的总董,是上海钱业的领袖人物之一。

    “谢先生,久仰久仰!”

    看到谢纶辉的名帖之后,杨潮立刻迎出了衙门,就看到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在哪里等着。

    “小民谢纶辉拜见杨大人。”

    谢纶辉看到杨潮,立刻就要下拜。

    杨潮赶紧上前一步,拖住他:“老先生不用行此虚礼,快快请进吧。”

    接着就亲切的拉着谢纶辉的手,一起走进了衙门。

    “谢先生,在下的意思盛大人应该告知于你了吧。”

    杨潮开门见山的问道。

    谢纶辉点点头:“盛大人说,杨大人您要办银行!”

    杨潮道:“没错。在下已经跟户部申请,户部也依然同意,并允我发银行卷。”

    谢纶辉点点头,户部可不轻易答应别人办银行,一般也没人愿意办银行,中国商人更愿意办熟悉的钱庄,不过此时的钱庄也跟银行没差多少了,洋人银行里有什么,钱庄里就有什么,除了洋人站在更高的层次,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调动资金,而钱庄只局限在江浙一带外,存款、贷款、汇兑一应不少,甚至庄票在一定意义上,跟洋人的纸币作用一样。

    “不知道杨大人想要经营何等业务呢?”

    谢纶辉问道。

    杨潮道:“别的银行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谢纶辉又问:“不知道杨大人筹资多少?”

    杨潮笑道:“黄金三十万两,白银三百万两,不知道够不够?”

    谢纶辉笑道:“做银行,没有够不够,多有多的做法,少有少的做法而已。”

    此人倒是不徐不疾,一点都没有被杨潮的雄厚资本吓到,依然一副平静的样子,显然是见惯了钱的人。

    他这种态度倒是让杨潮放心了不少,然后仔仔细细的商议了一番,一起制定了章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