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节 钢铁厂-《大国崛起1900》
第(2/3)页
杨潮跟德国人达成协议后,载沣和朝廷这才松了一口气,同时杨潮大大出了一把风头,不但在中国露了一把脸,甚至已经让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看到他的名字,尤其是在中国,已经有好事者将杨潮比喻成大外交家,比喻成接任李鸿章的最合适人选,就差在拉出一个东方俾斯麦二代的称号了。
但是比杨潮更出名的,则是这条还没有铺设一寸铁轨的烟济铁路,报社纷纷报道这条铁路,洋人报纸对中国人自主修建铁路的魄力进行了赞扬,但是纷纷怀疑中国人的技术能力,中国报纸则大加宣扬民族情绪,鼓励烟济铁路的工程人员,要他们做个好样来给洋人看看。
谁也没有想到,烟济铁路还没有铺轨,就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的焦点。
“我早就说过了。这是一条争气路。现在不是也是了,全世界都看着呢。诸君多努力,勿要洋人看轻了我中华。”
不需要杨潮多鼓动,詹天佑等人此时已经热血沸腾了,尤其是詹天佑据说近一个月都没有睡过好觉,整天从施工第一线到铁路设计都要过问,两只眼睛好似充了血一样的红。
“詹兄,你可要保证身体啊。现在听我的,你马上回去休息。其他人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明天早上,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打扰詹兄了。哪怕詹兄问你们,也不要理他。”
杨潮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刻跟詹天佑进行了强硬的谈话,并且要求其他工程师保证。
此时詹天佑已经打造出了一个精干的团队,三十个二十多年前的留美幼童组成管理层,中层还有大量新招聘来的学生。
这些学生此时只有一腔热血,没有多少实际技能,只能白天跟着工程师学习,晚上在加班加点的复习铁路修建知识,詹天佑等人轮流给他们上课。
“大人,德国人加快了胶济铁路的进度。我打听到他们更改了线路,截弯取直,表示要抢在我们之前修到济南。”
李思第这段时间一直紧盯德国人的一举一动,在山东有深厚背景和人脉的李家打听这点消息还是小菜一碟。
德国人修筑胶济铁路,统共也就四百多公里,但是前前后后修建了五年。
而长达一千多公里的津浦路修建的时候,前前后后才花了三年多。
德国人之所以这么慢,除了他们太贪婪,将所有的利益一口吃净,从火车,到铁路上的铆钉,统统都是德国造,从德国千里迢迢的运来。还有就是,修建不久就遇到了高密县反对铁路的运动,跟当地百姓的冲突,让他们的铁路停工了一年多。
但最重要的是,德国人修建铁路的时候,故意绕路,因为根据条约,他们有权力开采铁路两旁三十里内的矿产,德国绕路的目的就是为了圈占矿产。
但是现在他们放弃了这一计划,将修建速度提到第一位,已经做出计划,今年必须修到济南去。
杨潮有些担心德国人会用材料供应来卡烟济铁路的脖子,于是加紧跟德国人商定供应合同的细节。
强硬提出,一旦因为德国人供应问题导致烟济铁路施工延迟,德国人将负担全部责任,赔偿中方损失的同时,中方有权力从其他国家采购材料代替。
经过反复的磋商,直到美国人第一批钢轨到来,詹天佑指挥铺轨的时候,德国人才同意了条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