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布局工业软件-《重写科技格局》


    第(2/3)页

    “从今天开始,大家会陆续进驻各家企业,你们至少会在霓虹国呆上半年的时间,虚的我就不说了,补贴按月发放,根据最终的结果所有人都会有额外的奖金,在异国他乡不容易,但也希望大家都能不负使命。”

    所有人点头,孟谦也不多废话,开始给大家进行分组,并带着一个十人小组直接前往了索尼。

    这次来霓虹国,是为了跟索尼合作,而合作之后的第一个目的自然是游戏平台,第二个目的,则是半导体产业。

    索尼一直以来都是半导体巨头,只不过他的重心放在电子元件和屏幕上,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半导体行业实实在在的地位,2019年,市值不断下跌的索尼在半导体行业照样排在第九位。

    而且索尼不搞芯片,对孟谦来说更是好事,因为大家不是直接竞争关系,却又可以借助索尼在霓虹国乃至全球半导体领域的资源。

    这个资源对孟谦来说格外重要,就比如工业软件的发展。

    高端工业软件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市场检验周期长,简单来说,一家工厂在购买了一套全新的工业软件后,是绝对不可能直接就运用到大范围生产设计上的,除非这家工厂脑子有病。

    工业软件的仿真水平并不是靠软件设计方承诺出来的,而是靠工厂实实在在实践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到了2019年国内工业软件企业几乎已经不存在竞争能力了。

    因为就算你做出了足够优秀的工业软件,只要不比当下的好很多很多,人家是不会买你的,买你的还要花时间去检验,我现在用的好好的,干嘛要换,这又不是换一件衣服这么简单。

    万一你的工业软件有问题,高端工厂分分钟损失几个亿,而做工业软件的企业因为缺乏市场检验,就更难做出好的工业软件,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所以想要在工业软件这个市场立足,有两个最好的时机,一个自然是刚有工业软件的时候,第二个就是21世纪初期,三维工业软件开始全面替代二维工业软件的时候。

    这是一个产品的大突破,各大工厂自然会考虑更换,而在这个时候,三维工业软件还未出现霸主,市场正走向群雄纷争。

    未来几年一度发展出上百家企业进入这个领域,最后当然还是逐渐垄断化了。

    但虽然这是一个好的时机,可各大工厂在选择三维工业软件的时候,都会优先选择在二维工业软件时代比较知名的企业合作。

    大风科创之前到处拜访过,一些小厂还愿意试试,大厂的反应都是,大风科创?听都没听过,根本也不给机会。

    但现在不一样了,孟谦有了索尼这个合作伙伴。

    大家刚开始合作,自然彼此都会尽心尽力一点,再加上索尼自己没有进军工业软件的意思,他就很乐意帮助孟谦。

    就这样,倚靠索尼,大风科创的工业软件拿到了进入霓虹国多家半导体企业的入场券,当然包括索尼自己。

    孟谦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也终于正式走向了光刻机以外的下一个领域。

    两天后,把公司员工都安排进了对应的企业后,孟谦来到出井的办公室道谢,并问道,“大立光的镜头检测结果应该出来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