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自从大庆油田勘探以来,就不停的有人过来要求帮工,本地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是打猎或者采集山货之后,要走一百里的小路才能找到地方收货,价格也是出奇的低。而本地人却迫切需要现大洋,来购买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工业品。 大庆石油集团对来投奔的人力资源是来者不拒的,基本上身体健康,有些力气都能得到一份工作,如果认识一些字会算数,那待遇更是会翻倍。 石油工人们的家属也慢慢汇聚起来,发展成一个小镇。小镇道路宽阔,两边都是成排的砖木结构的小楼,大庆木材资源丰富,对于一个工业集团来说,就地取土烧制青红砖,简直就如一个顶级大厨随手烹饪一道小菜一般的简单快速。 石油工人的部分家属虽然不适合进入油田工作,但是她们本身是很勤劳闲不住的,也纷纷的利用自己的特长,在小镇上做一点买卖。 在这个大庆小镇上,随处可见的就是各种地方特色的小吃店,有的挂着一只布幡,上面写着卤水豆腐花,也有的写山西油泼面。有的连招牌都没有,不停的靠着人声的吆喝来招徕顾客: “卖肉包子啦,新鲜出炉的大包子啦,皮儿薄馅儿大一咬就出油奈。” 肉包子家的生意很冷清,广告做的不好,大庆这个地方最不缺的就是油水儿了,把其它地方的广告台词儿复制到这里,显然不合适。 缝补和浆洗的小店是最受欢迎的,基本上招牌一挂出来,活计就会立刻找上门来,预约到三天之后。石油工人的户外工作十分容易把衣服穿坏穿脏。本来脏破一点也不算什么,可是当他们看见工友们一个个干净体面的样子之后,也会跟着收拾自己,养成每天洗澡换衣服的麻烦习惯。 浆洗小店的女工们每天只要埋头干活就能收入丰厚,供求关系不稳定的早期,她们的收入甚至比石油工人还要多一些。 于是依附于石油集团的大庆小镇红红火火的发展起来,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服务一应俱全。 在某个天光还好的傍晚,天上都是烧的发红发黄的火烧云,张美溪、周三少爷带着桃子杏子行走在大庆的小镇上。 桃子和杏子一路说个不停。 “看这个热闹劲儿,和上海也不差什么了!” “比上海还是不如的,没有电车,也没有黄包车。” “也有比上海强的,上海都是用煤球炉子,咱们这里可是豪奢,直接用的火油炉子。” 张美溪也笑吟吟的,伸手一指: “去看看那边卖月饼的。” 杏子稍稍拦截了一下: “咱们也做了,比她们的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