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民国武圣孙禄堂-《一元武圣》
第(2/3)页
孙禄堂眉毛一挑,笑道:“师弟何出此言?”
“我知道袁中堂和徐中堂早年间乃是至交好友,现如今朝廷日益衰败,那满人的皇家岂会放心汉臣做大?袁中堂被逼回乡不就是例子?从现在看来,他与当年平了太平天国的曾国藩有何区别?汉人给满人掏心掏肺也难以得其信任!徐中堂位高权重,想要实行新政必要受满族高官皇亲的掣肘,不把袁中堂请回来怎么办成实事救国?”
高泰一番话掷地有声,孙禄堂和沙子龙听后却反应不同。
随着上个世纪初的白莲教起义和之后的太平天国运动出现,满清政府的威信日益下降,武林中人素来挑衅权威,加上天地会、白莲教、天理教等都在民间散布反清言论,武林中人接触此等事情最多,不免受其影响,所以内心对满人朝廷总是缺乏真正的尊敬。
如果没有洋人入侵,满人的统治也不会长久,只是后来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势力渐渐渗透中国,依靠宗教发展传播的反清组织为了自保,也是因质朴的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念头,只得打起了“扶清灭洋”的口号闹出了义和拳的运动,结果是腹背受敌,洋人和朝廷的枪口都对准了这些不想要丢失民族文化和民族自信的中国人。
义和拳的成员大多是武林中人,运动失败后的成员散落各地继续习武,言谈之间对于清廷更为失望,所以如今的武林已经不怎么把朝廷当一回事了,所以莫谈国事在武林中也只是戏言。
沙子龙和孙禄堂武功高明,心智也通达无比,对于满清政府也是大摇其头,但是为今天下,东洋西洋鬼子步步侵蚀,只能依靠汉臣作为了。
听了高泰的一席话,沙子龙抚须大笑,道:“吾儿明达,知晓天下之事,不愧有报国之念!以后如有机会大可放手为之!”
孙禄堂却满脸惊异,摇头赞叹道:“怪不得师弟的帮会是救国长枪会,看来早就关注朝政,以期救国了!”
“你猜得不错,徐中堂在开封确实跟袁中堂私下见了一面,两人密谈一夜,内容不得而知,愚兄只是在门外跟袁中堂的亲兵一起守了一夜。”叹息之后,孙禄堂解释道。
“可惜是朝廷的满清贵族是不会让袁大人重回中枢了……”
高泰联想起一年多以后的辛亥革命,到时候袁世凯突然重出江湖,而后逼迫宣统退位,纵然是因为新军只听袁世凯调动,清廷要依靠他镇压革名军的缘由,其中必然也有徐世昌的功劳。
三人谈了半天政治,又聊到了武功一道。
沙子龙一生浸淫枪法,所有聪明才智都用到了完善五虎断魂枪上面,对于其他各门各派的武功只是了解而不曾修习。
孙禄堂却与沙子龙不同,他有大师的本事也有大师的心胸,如今武功到了遂心如意不可再进的程度,就想要采纳百家之长,再求突破,最起码也要创出一门堪比前人的武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