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话 坏事的永远是临时工-《时空门之殖民建安》


    第(2/3)页

    因为,一来没有通知;二来,还是没有人手。

    按照一号分配站的惯例,每次,有飞机盘旋降落,那就意味着,有补给或者有通告。需要降落的飞机机组,只需自行卸货即可。

    等过段时间…

    可能是当天…也可能是过两天…

    自然会有人来搬运存放,统计归档。如果确实有急事,那么,一般情况下,也是机组人员直接找上门。

    是的!

    还是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

    一号站有工作人员1900人。

    高句丽人负责管理、翻译、运营和文案;前辽东边军,负责具体执行,承担大多数的体力活。

    但,这1900人,毕竟都是土著。

    他们就算按照“仙人”的指令,有能力完成基本的工作,可思维转变的效率,依旧是很低。

    而且说句实在的,土著,对于陌生族群、陌生环境,要比现代人,更加没有安全感。让他们孤零零的,跑到陌生地带照顾陌生人,他们确实需要适应很久!

    于是~

    原本只需一人上岗的工作,土著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2、3人一起干活。做事要求静默,可他们,还是会时不时的聊聊天。

    抱团取暖,始终在左右着他们的行为。

    …

    唐颂缘下机后,首先,便是看到远处,三四层的铁丝网和铁丝障碍圈。再看看与“一号站”的距离…

    欲哭无泪罢~

    而后,让一个小队留下来,与机组人员留守2架v22。并告知留守的10人: “亲,你们有塑封火锅材料、碳锅,就在随行行李中。

    充气软床和棉被、电热毯、暖水袋,都有!

    酒也有…

    什么都有,大家随意就好。

    权且当给各位的加班补助…

    之一!”

    临别前,唐颂缘指着他的“行李”,如是说。

    …

    借着暗淡的霞光,唐颂缘与无面、佣兵们一起,缓步走向一号站的“侧门”。这段距离,目测约1㎞多点。

    但,路很不好走。

    一路上,除了雪坑和被雪覆盖的冰洞…之外,还有各种大小碎石和烂木根子。如果不是无面们拉着唐颂缘,那么,他将一路扑街。

    这也说明,一号站的具体选址,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只要粗略一看,便知道一号站的建立,也十分的粗狂、粗糙!

    唐颂缘边走边看,他只在大范围上,发现过铁丝网“围墙”,却从来没看见任何“岗哨”,更没看见过防御形质的建筑物…

    似乎,一号站除了铁丝网,便只剩板房。

    …

    三个小队的佣兵,倒“品”字形前2后1。行进过程,全程把唐颂缘和无面们,套在最内层。

    眼看距离商站“外墙”不远了。

    突然,前队佣兵排头人,高高的举起了左手,还是成握拳状。随即,无面一号快速拉着唐颂缘,顺势滚入一处雪坑。

    其他无面,也各自直接在雪地卧倒。她们都是雪白的大披风,入雪即刻“消失”。

    而后面的那队佣兵,也立刻在唐颂缘身后廿多米,展开警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