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改变-《本官以德服人》


    第(2/3)页

    毕竟,谁还没有秘密了,就算是师徒也不好探究。

    “师娘慧眼。”

    李陵恭维了一句,接着道:“人不管做什么,总有一些精气会散发出去,修练炼精武道,可以锁住全身精气,将这部分消耗降到最低。”

    “然后再通过进食药浴等方法增加精气,体内的精气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瓶颈,突破后就到了下一个境界。”

    “所以你现在被瓶颈卡住了?”

    崔承挑了挑眉问。

    李陵犹豫了一下点点头:“也可以这么说吧。”

    用不了几天他就能完成易髓换血的过程,而炼窍之境只有365个主窍,其他的辅窍偏窍隐窍一个都不知。

    要是直接往上怼的话,那消耗的功德就海了去了。

    他来找崔承,就是想了解一下其他窍穴有没有具体位置及打通炼化之法。

    崔承道:“你现在到了什么程度,仔细跟为师说一说。”

    “炼精武道目前只有五个境界,即皮肉,筋骨,脏腑,血髓,炼窍。”

    李陵解释了一下前四个境界的变化,接着又道:“我现在是血髓境,很快就能完成易髓换血的过程了。”

    崔承很惊异,没想到李陵在炼精武道一途上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

    直接拿着功法修炼,是沿着前人开辟出来的道路走。

    按部就班的就能抵达终点。

    而没有功法自己创出功法再修炼,就相当于一边开路一边走,至于前面到底是悬崖还是峭壁都一无所知。

    其中的差距自然是天壤之别。

    崔承不禁想:这个弟子如此妖孽,到底是好是坏?

    按下这个念头,他问道:“之前给了你所有主窍的具体位置和相应的打通凝练之法,你现在应该是想了解辅窍偏窍和隐窍的相关信息吧?”

    李陵点头道:“不错。”

    “实际上,这个为师也不知道。”

    “师傅你也不知道?!”

    “因为太多了。”

    崔承说了一句,又问道:“你可了解那365个主窍是怎么来的?”

    “请师傅解惑。”

    “远在上古之时,先民皆为道体,无垢无瑕,百脉俱通,不需要修炼就能有八百年寿命,而且人人都有大法力,一个个如在世真仙。”

    “后来天地元气逐渐稀薄,浊气日益增加,先民的身体慢慢被污染,力量在不断的消退,寿命也在不断的缩短,于是这才有了仙道,有了修行。”

    “师傅的意思是说,修行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先民那种状态?”

    李陵还是有些搞不明白,这又跟那365个主窍有什么关系。

    “不错。”

    崔承捋着须,幽幽讲道。

    “天地造成的改变,仅凭人力是很难扭转的,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虽然没有逆反先人,但修行让那时的人有了比先民更为悠久的寿命。”

    “开始的时候,仙道走的是纯粹的练气之路,首批修行者也称练气士。”

    “在完成引气入体,将天地元气转化为法力后,就是不断积蓄的过程。”

    “不过,当时的修行者身体条件虽然远远超过现在,但丹田能容纳的法力毕竟是有限的。”

    “于是便开始开发身体窍穴以容纳更多的法力,这就是凝窍境的由来。”

    “据说那时候最顶级的练气士一身法力浩瀚如海,无需什么法术神通,普普通通的一掌便犹如天威。”

    李陵听的心潮起伏,随即想到,仙道九境中前三个境界都是在练气。

    “融法境也是在那时候出现的吧?”

    “是啊,之后为了方便斗法厮杀,练气士就开发出了法术,据传闻,碧波湖就是两名顶级练气士在斗法过程中,以法术打穿地层水脉上涌形成的。”

    艹!

    李陵头皮发麻。

    碧波湖多大?

    整个大离有两大水系源头,一个是清源江,另一个就是碧波湖,全国近八成的河流都从这两个地方出来的。

    这样一个可以称为内陆海的超大型湖泊,居然是两个练气士斗法打出来的,你好想象?

    小胖子忽然开口问道:“崔真人,修为再高也有一个限度吧,法术怎么可能有那么大威力?”

    宋玉灵向他解释道:“现在所谓的法术,只是由那时候的法术简化而来的,当然没有那么大威力了。”

    李陵明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