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靖云祸事-《乌尊》


    第(2/3)页

    “自魔族潜入我神洲境内数年图谋至今日呼延卓举兵来犯,我等太过被动。若是我军能能化被动为主动,那么一切战机便掌握在我等手中。上兵者伐谋,魔族勇武少谋,赢取这场胜利的关键在于谋而非力也。兵法有云,善胜者不阵,善争者不阵,善战者不败,善败者终胜。”

    连风啸转身走到那副东胜神洲地图前,指着图上一处说道:“宁公、诸位将军请看,我军目前所驻扎之地,地势开口,易攻难守,若是我军能诱敌深入至此,进可攻、退可守。雷鸣险地林深茂密,终年瘴气弥漫,深处更有雷湖之险。我军每每至此处皆要绕道而行,那魔族大军不明地势,进入此地便会自乱阵脚,届时我军合而为之,魔族不战自败。纵有魔族能逃离陷地,我军以逸待劳,齐力攻之,他魔族纵有三头六臂,亦难逃一死。”

    “此计关键在于诱敌,要令呼延卓相信,必须善败。善败而不大伤,败而有乱,乱中有序,不大乱、不过于秩序井然,拿捏得当即可。打而败,败则退。以溃之像迷其双眼,沿途再布置各类阵法,虚虚实实,不信他呼延卓不上当。如此这般,不仅可以为荒火营援军争取时间,同时还能以最小的损失,赢得一场大胜,众位将军以为然否?”

    诸位将领听完连风啸的计策,甚为认同,唯有劳宽及几位以他为首的将领却极力反驳。靖国公宁秀不曾表态,他需要权衡利弊,棋差一招则满盘皆输。若此计能成,则皆大欢喜;反则,三十万将士或要因此陪葬。圣旨措辞严厉,宁秀输不起,然而他最终还是决定采用连风啸的计策,诱敌深入、合而为之,一举歼灭。

    一切准备就绪,陈国军与魔族前后经历十余场大小规模战役,且打且退,终退至雷鸣险地,呼延卓所率的魔族军队趁势追击,并无发现任何异常,尤其是陈国军所布置的各类虚虚实实的阵法,让呼延卓更是断定陈国军已无心恋战,一时间沾沾自喜,下令三军全力追击,最终进入雷鸣险地。

    然而事情并未朝着连风啸所设想的那般发展,荒火营东胜王副统领与劳宽等几位将领忽然倒戈相向,靖国公宁秀和连风啸所料未及,陈国军大乱。恰巧这时,一支魔族军队和部分人族士兵突然来袭,陈国军不仅腹背受敌,而且祸起萧墙,十分惨烈。

    连风啸这才意识到,王副统领乃是魔族的奸细,那所谓的境内魔族势力和前朝残余势力被清除的消息不过是瞒天过海罢了。他痛恨自己长着一双眼睛,却敌我不分,连累陈国将士无辜惨死。他率着荒火营所剩不多的一些人,将王副统领诛杀之后,又深入雷鸣险地,他要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

    靖国公宁秀感觉天塌了,一计不成反中了贼寇的奸计,看着身旁一位位将士倒下,他的心好似万箭穿心般疼痛难治。待他想要质问连风啸时,发现连风啸早已没了踪影,他抱着死于身前的将士痛哭流涕,绝望的仰天哭喊:“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吾之罪,纵万死,也难赎其一二啊!”

    荒火营的三十位太虚境修士终于赶到,雷鸣之森被夷为平地,一场硝烟久久不能散去。靖国公浑身是血,他看着尸横遍野、血流成为的雷鸣之地,绝望而又凄凉,他是受东胜神洲百姓敬仰的靖国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今却连累东胜将士惨死,三十万将士又几人能得生还,他有何面目面对东胜父老。

    “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六军将士皆死尽,战马空鞍归故营。”宁秀反复沉吟,凄凄惨惨戚戚,悲凉何处欠东风。泪水横流,长发凌乱,甲胄残破,狰狞决绝,伴随一生痛苦的长啸,他抠下了双目,气质如敝履,他仰天怒吼,似虎啸龙吟响彻天际,忽而疯狂大笑,提剑自刎,一代豪杰就此谢幕。

    雷湖,并非湖泊,而是因终年累月有雷电覆盖,因而得名雷湖。连风啸被打入雷湖中,呼延卓以为连风啸就此身死道消,不曾想连风啸被打入雷湖之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天空顿时雷云密布,狂风呼啸,雷电滚滚。

    此异象一出,魔族士兵无不掉头环顾,只见雷湖露出了本来面目,那是一片洼地,满地皆是蓝色的晶石闪闪发亮,而空中正立着一人,浑身雷电吞吐,双目中射出两道雷光,对着这群魔族士兵轰击而来。

    魔族士兵大惊失色,愣在当场。呼延卓提着一柄巨斧,朝着空中那人劈去。这时,空中那人发出癫狂魔怔笑音,声音极为低沉,宛若深渊中的魔兽在嘶吼,呼延卓在其眼中不过是弱小的臭虫,他极为不屑。

    剑指探出,空中雷云滚滚,隆隆作响,振聋发聩。狂风作响,尘沙肆虐,上万道形态各异的雷电,在电光火石间已经降至人间,所有的魔族士兵都屏住了呼吸,惊恐地看向天空,不曾来得及痛吟,便淹没在这片雷海之中。

    不多时,雷云消散,天朗气清,方圆十公里内,满目狼藉,幽幽之森早已化作焦土,陈国仅存的将士看着眼中情景,不禁连连倒抽凉气,他们看着那犹如雷神一般的人坠进一片焦土火海之中。

    不知是谁发出一声惊呼,只见荒火营几名太虚境修士残影掠过,飞向那片区域。陈国与魔族这一战,以惨烈的代价而告终。魔族二十万士兵全军覆没,而陈国的三十万将士生还者不及一营指之数,令人可悲的是,靖国公和一众将领无一幸免。

    不论如何,陈国最终还是赢得了胜利,震慑了魔族。魔族元气大伤,数十年内再难举兵来犯。

    战报递呈圣上,大行皇帝陈留为之震怒。下令荒火营和九洲各王自上而下,严查前朝余孽和妖魔奸细,一场整风清敌席卷龙渊大陆,人人自危。

    由东胜神州这场祸事引发的变故,使得东胜王赢川成为众矢之的。虽然戍边有功,但东胜王在朝堂之上受百官弹劾,最终以禁足一年自省而告终。东胜王知道,这是圣上对他最大的恩典和保护,否则真与百官对立起来,恐怕整个龙渊大陆都要出现内乱。

    只是东胜王心有不甘,靖国公宁秀乃是他心腹,这一战宁秀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如今为国捐躯,不仅未得到朝廷的抚恤,反而剥夺了宁秀靖国公的爵位,而作为功臣之后,宁氏一族永不录用。

    “真是令人寒心呐!”赢川在回东胜王府的途中,愤怒难平,一群玩权弄柄的国贼,当初若非是我等与陛下平定天下,哪有现在的太平盛世!

    幸好陛下仍是当年的那位胸怀天下的少年,才能保全宁氏一族。如若不然,他日后有何面目去见宁秀。形势逼人啊!即便是拥有天下的陛下,很多时候也做不了自己的主。“陛下,东胜神洲,赢川一定替你守好。宁秀,你宁氏一族我也会替你照顾好的。”

    然而,赢川并未有料想到,在他还未回到东胜神洲境内时,朝堂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些有不轨之心的人,纷纷制造流言,声称是靖国公通敌,造成陈国近三万万将士惨死,更连累了灭敌功臣连风啸一家。

    朝廷对靖国公和宁氏一族的判罚,无疑是坐实了此事。流言在东胜神洲境内引起轩然大波,街头巷尾无人不晓、无人无谈,更有甚者聚众闹事,打杂靖国公祠。

    靖国公宁秀御下的宁家军与宁氏一族对朝廷的决断甚为不满,不仅联名上奏为宁秀请命,大肆缉捕杀害侮辱靖国公和打杂靖国公祠的百姓,与此同时派兵围堵连风啸府邸誓要连风啸给一个说法。连家府邸被围得水泄不通,宁家军凶神恶煞,宁府上下人人自危。

    宁氏残害百姓、包围有功之臣府邸的做派,惹得百姓更是群情激愤。官兵与百姓对峙的局面愈演愈烈,尤以靖州、云州两地闹得最为凶猛。直到东胜王赢川回到境内,才将此事平复,宁家军和宁是一族一夜之间人间蒸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