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看谁不顺眼就打谁-《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3)页
“好处和坏处?”徐光启在一旁接过话头说道:“我全都不想要。”
说这句话的时候,徐光启脸上的表情并不是很好看。
对于现在的徐光启来说,朝廷上下什么事情都没有就最好了,这样就什么都影响不到自己,平平稳稳安安静静的就最好,自己就可以按照现在的模式继续发展。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只要继续发展,自己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强大,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全都能够做成。
可是现在出了贬孟子抬荀子这样的事情,朝廷上下舆论翻腾,大家都在争夺,反而对自己并不是十分有利。
“现在事情这样了,我们也只能选择好处更多的。”李之藻说道:“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太多的选择,我们只能选择支持黄克缵。如果不支持他,事情恐怕会变得更麻烦。”
一边的沈庭筠也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如此。我们之前靠什么上位的?”
“是李贽的学说,是陛下信任李贽的学说。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陛下不反对黄克缵在做的事情,也就是说陛下不反对荀子的学说。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反对,陛下会怎么想?”
“陛下是不是会觉得我们和之前那些人一样?如此,我们就没有存在的根基了。所以看似有选择,其实我们没选择,只能支持黄克缵。”
“把孟子换成荀子……”徐光启喃喃地说了一句,随后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我们怕是会背上骂名的,一旦事情败了,恐怕会遗臭万年。”
“那就把事情做成!”一边的李之藻咬着牙说道。
“那也不必如此。”沈庭筠笑着宽慰众人:“我们读书做人做事,所求的不过是问心无愧。如今为了大明,我们声名受到一点损失不算什么。即便是事情失败了,我们遗臭万年,我们也听不到了。”
看了一眼沈庭筠,徐光启指了指他,笑着说道:“多大年纪了?还是如此的促狭。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别等了,直接上题本支持黄克缵吧。”
“我觉得你还是要等一等。”沈庭筠沉着脸说道:“你和我们不一样,你现在是内阁次辅大学士,所以你不能出事。而且你今日的这个地位。还是先不要表态的好。”
一边的李之藻也点了点头说道:“事情才刚刚开始,局势还不明朗,内阁里面的几位大学士也不知道是什么态度,所以你也不着急表态。”
徐光启想了想,点点头赞同道:“行,那就听你们的。”
朱由校最近很无聊。
题本他不想看,因为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全部都是喷黄克缵的,所以朱由校觉得看不看没什么太大的意思。
至于去上早朝,那就更不可能了。现在这个时候去上早朝,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气死了呢。
搞不好就有谁在金銮殿上给你来一个撞柱子证道,到时候怎么收拾?
索性就不上朝了,爱怎么样怎么样吧。
于是朱由校就空闲了下来,比较无聊。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校也不是没事干。他开始和戚元辅的千牛卫一起训练。
当然了,朱由校的训练量是肯定比不上千牛卫那帮精英的,但是锻炼锻炼身体还是感觉很舒服的。
虽然朱由校的身体自从上次感冒后虚了挺长一段时间,但是胜在年轻,恢复力比较好。
除了他们一起训练锻炼身体之外,朱由校还开始和戚元辅一起研究新的战法,或者说是新的训练方法。
主要就是朱由校把后世的一些东西拿了过来,比如小队协同作战、特种作战,又比如兵种分类。
这些东西有的朱由校比较懂,有的他也是知道一个大概。但是也无所谓,他身边有一个戚元辅在。
虽然戚元辅在历史上并不是很有名,远不如戚继光和戚金,但对他们家的训练方法还是很了解的,对鸳鸯阵也知道的很清楚。
这对朱由校来说就足够了。于是两个人在一起鼓捣,结合后世的一些东西,加上现在戚家军所用的一些东西,开始不断的尝试和试验。
他们想要寻找一种全新的战法,两个菜鸟在一起研讨倒也是乐此不疲。
如此一来,朱由校的日子过得也还算充实,每天都兴致勃勃的。
“皇爷,”陈洪走到朱由校的身边,轻轻的开口说道:“内阁大学士徐光启求见。”
听到陈洪的话,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让他进来吧。”
时间不长,徐光启就从外面走了起来。
朱由校让人搬了一个凳子,摆手示意行礼的徐光启过来,笑着说道:爱卿还是坐下说吧。”
“臣谢陛下。”徐光启连忙答道,然后躬身坐了下来。
等到徐光启坐下之后,朱由校才温和的笑着说道:“爱卿在这个时候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回陛下,臣今日过来,是想和陛下说一下皇庄的事情。”徐光启连忙说道。
听到徐光启提起这件事情,朱由校的心里面才想起来。
说起来这么长时间了,自己还真就把皇庄这件事情给忘了。不过好在徐光启还在试种,看样子应该结果不错。
朱由校笑着说道:“那就说说看吧。”
“是,陛下,”徐光启连忙说道:“臣春天种下的番薯,长势很不错;其他的很多作物种下去之后,也都存活了下来,看样子是很不错。至于具体的收成,还要等秋收。”
“不过马铃薯,应该很快就能够有结果了。臣已经在很多地方找过了,大明的其他地方也有百姓自发的种植马铃薯。只不过他们的种植并不成规模,产量参差不齐,种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所以臣也不太肯定效果如何。”
“这一次全部都是按照陛下所说的方法种植的,现在看涨势不错,前些日子都已经开花了,估计很快就能够收成了。”徐光启笑着说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所谓番薯其实就是地瓜;至于马铃薯,那就是土豆了。
这两种东西怎么种植,朱由校自然是很清楚的。
土豆需要发芽挖块,然后再种,这是后世总结出来的方法。
虽然朱由校不知道是谁总结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干,但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只要将这种种植方式摸索出来,就可以推广出去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大明朝多灾多难,粮食一天比一天紧张,灾荒一年比一年多。如何让百姓吃饱肚子,这就是重中之重。
朱由校能选择的方法并不多,以现在的运输条件来说,对外掠夺运输粮食都不现实,那么就只能改善本土的种植。
而想要扩张土地,除非是在南边发动战争,但可能性不太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