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唐寅在异界》
第(2/3)页
克尼斯对他这样的答复当然不甚满意,再次派人前往杜基城,询问他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一次,阿尔登?艾伦瑞奇给克尼斯写了一封长信,说明自己的苦衷。
杜基城邦与风宁两国都有接壤,与风国接壤的地方是穷山恶水,人烟绝迹的荒芜之地,之间也没什么往来,但与宁国接壤的区域甚广,双方虽然不至于交好,但也没发生过大的冲突,严格来说,杜基城邦对实力正盛的宁国还是充满畏惧的。他们给唐寅借路,这可不是借完就没事了,如此做法就等于得罪了宁国,万一日后宁国出兵报复怎么办?这一点身为国王的阿尔登?艾伦瑞奇必须得顾虑到。所以他提出一见唐寅的条件,首先他要先看看唐寅这个人,看看他是不是真有过人之处,其次,也要和唐寅谈清楚,借路可以,但日后宁国若出兵报复,他会不会派兵前来协助。
看过他的书信之后,克尼斯基本明白了阿尔登?艾伦瑞奇的顾忌,他当即回信,拍着胸口保证,若是宁国攻杜基,贝萨一定出兵援助。可是阿尔登?艾伦瑞奇是铁了心要会会唐寅,提出只有唐寅亲自前来,他才会考虑借路一事。
想不到在这件‘小事’上阿尔登?艾伦瑞奇如此坚持,最后克尼斯也没办法,给唐寅去封书信,说明此事。不过克尼斯与阿尔登?艾伦瑞奇的来回书信耽搁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当克尼斯给唐寅的书信到淮阳时,已是一个半月之后。
这段时间里,唐寅当然不会闲呆着,他一边着手整顿三郡,一边抓紧时间训练麾下的大军,剔除掉军中老弱病残的士卒,再从三郡征收强壮的青年入伍,使天渊军的战力得到大副提高。
同时天眼和地网的探马不时返回金光郡,将盐城和潼门那边的最新情况回报给唐寅。
潼门驻守的宁军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大约在五万左右,这段时间,潼门一直在加固东侧的城防,看得出来,宁军也担心敌人从风地这边攻打过来。另外,战无双和战无敌所统帅的二十万宁军已全部退缩到盐城,宁王严初并未给他二人增派援军,但也没有下令让他二人退回宁国,只是将其安插在盐城,让其就近督导钟天,由他招收风国的青壮年,重组中央军,做为抗衡天渊军的主力。
严初在众君王当中称得上是一个年少有位的君王,自他即位以来,宁国发展迅猛,国力急速增强,而且严初自身也是文武双全,不仅饱读经书,而且天生神力,练有一身出类拔萃的灵武。
在严初看来,唐寅为首的天渊军与钟天为首的新君王之间的战争,是风国的内战,风国的内耗,宁国不易插手太深,对抗天渊军的主力,必须得是风人自己,宁军没有必要参与进去,消耗自身的国力。
这次在金华城外的会战,就是战无双和战无敌在整体策略上的失误,本不应该与天渊军交战,却偏偏急于消灭对外,结果导致宁军损兵折将多达二十万之众。严初虽然没有责怪他二人,但内心中已对他俩生出不满之意。
严初是个有才华又冲劲十足的君王,但是他也有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刚愎自用,听不见身边人的意见,只要他认为是对的事情,无论谁都更改不了。他希望由钟天去与唐寅对战,让风人去打风人,无论谁输谁赢,对风国都是极大的内耗,使其国力伤损严重,以后也难以与宁国抗衡,可是他忽略的一点,钟天这个新君王不得人心,如果没有宁国大军的援助,只靠他自己,根本无法抵挡天渊军的进攻,而战无双和战无敌想以二十万的兵力挡住五十万的天渊军,也势如登天。
战无双和战无敌战败之后,未得到宁国一兵一卒的补充,二十万疲惫不堪又归乡心切的宁军全部聚集到盐城,士气低落,毫无斗志而言。钟天的状况更惨,不仅二子钟文阵亡,中央军也毁于一旦,以眼前的形式想重新集结人力,重整中央军,谈何容易,招收新兵的文书张贴出去,可风国各地百姓根本无人来投军,最后,钟天只能下达强制命令,每家每户,必须得出一人参军,交不出人来就得交钱,若是又没人又没钱,将以抗旨不遵论处,全族处死。
这个强制的征兵令传达到地方,引得风国各地的百姓怨声载道、群情激愤,反对钟天的声音更大,地方上也没人去执行钟天的指令,法不责重,若是一家不服从指令,地方官员还可以依旨论处,可是家家户户都不听从指令,还能把当地的百姓都杀光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