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任务副本之前奏-《仙朝神捕》


    第(1/3)页

    人在江湖,逃不脱恩怨纠葛,只有初生的婴儿,如同一张白纸。

    成长期间,处世行事,皆有善恶之分,行善积善功,作恶记罪恶。

    如秦长安这般,巡捕体制里的老捕卫,刀下亡魂不少,对错相对而论,无法绝对评说,他积有大善,同样记有大恶。

    换个老实巴交的平民,一生与田地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者,顶多只有小善小恶。

    连续三天,韩成吉每天辨识三个死刑犯,都是那种案情明确,罪犯履历完整的目标,包括出身、经历,犯了什么罪名,善恶值各有多少?

    汇总分析后,总结其中规律,韩成吉终于找到一个方向:计算善恶之间的差额值。

    他大致确定了一个标准:

    罪恶值大于善功值,皆为恶!

    差值一百之内为小恶,或罪不至死。

    差值一百到两百为大恶,已罪当论诛。

    差值两百到三百为巨恶,乃必杀之罪。

    差值大于三百,当可称之为邪魔。

    反而言之,善功值大于罪恶值,皆可视为善。

    只不过,在世俗的眼光里,善功万千者,一恶即为罪。

    罪恶万千者,一善便称德。

    通俗点来说,坏人做了一件好事,人们便出声称赞,夸其浪子回头,这件好事被无限夸大。

    好人做了一件坏事,便成了自甘堕落,踏入邪路,坏事一样被无限放大。

    世俗的习惯,总是习惯严苛好人,宽恕坏人。

    基于世俗的习惯对比,韩成吉所掌握的善恶之眼,将一个人的善功与罪恶,都转换成一个确定的数值,算是最客观的一种表现。

    “罪犯面相说,属于一门玄学,不具备客观理论,只有经验丰富的老捕卫,凭经验侦破案件时,可引入一定的参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