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潜力提前透支-《音乐系导演》
第(2/3)页
通过口口相传,另外一部分,本来犹豫,或者说,不知道这部电影的人,被安利了。
或者说通过媒体的报道,影评人,观众等等,扩散开来。
接着这一些原本没有宣传到位的观众,开始走进影院,成为了第二拨买票的观众。
一些现象级的电影,还会有第三波扩散,那些本来不是潜在的目标观众的人,因为电影已经成为了现象级的电影,那么这个时候,他们也会随大流加入到观影的群体当中。
也就是说,大多数时候,电影基本上是这三个阶段。
当然了,能走完这三个阶段的电影,无一例外票房都是直接炸裂的。
而通常来说,能走完第一步的电影是占比最高的。
为此,上映前期的票房是最高的,之后,就需要看这部电影的受众到底是不是足够广泛,亦或者,宣传是否足够到位,亦或者,电影口碑是否足够好到能吸引那些徘徊犹豫的人。
显然,能走完第一步的电影,通常都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而正常情况来说,第二步其实很多时候,甚至比第一步还关键。
因为第一步,大家都没有看过电影,所以全是看宣传,看卡司,看类型是不是自己喜欢的电影。
这个时候,他们是没有参照的,是不知道电影具体情况如何的。
像前世的那些粉丝向的电影,就基本上很难走完第一步,通常就直接凉了。
高开低走,说的就是粉丝向的电影。
当然,电影是一门有很高风险的投资,所以,大多时候大家都希望能早点落袋为安。
粉丝向电影,上映的前三天,可以说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比如《小时代》,比如《暮光之城》,这类的电影都可以算是粉丝向的电影。
所以,往往他们能够在上映前三天,各种炸裂,各种爆棚。
但是后面,后面就没了。
因为粉丝向电影,大多数很少有好口碑的。
所以,自然不用指望后续了。
而《功夫》当然不是粉丝向的电影,但是这样的电影,其实本身是有局限性的。
共情这东西,为什么《你好,李焕英》能拿到那么高的票房?
因为亲情的确拍的很让人产生共情!
可是《功夫》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