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荒谬-《大明新命记》


    第(3/3)页

    不过,杨振能够看得出来,出去这一趟回来,祖克勇高冷的姿态未变,但是他的情绪明显不高。

    特别是说起这些话的时候,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似乎不带一点感情。

    祖克勇经历了什么,他在杏山跟他的族兄祖泽远谈了什么,或者他在锦州跟他的祖叔祖大弼谈了些什么,杨振不想去问,也不太在意。

    以他这些日子对祖克勇的了解,祖克勇绝不是那种是非不分、曲直不辨,或者会颠倒黑白的那种人。

    只要他把先遣营的战绩,以及松山城的战况,如实地反映给祖泽远,再经祖泽远的嘴,如实地反映给他们背后的祖大帅,这就够了。

    至于其他的,杨振一概不想过问。

    崇祯四年,祖大寿在大凌河城被围之后开城出降的时候,有许多将领跟着祖大寿一起出降,其中就有祖克勇的份儿。

    当然也有祖泽远的份儿。

    现在祖大寿麾下的很多心腹将领,都在那个时候一起跟着祖大寿投降了黄台吉。

    而那些宁死不屈、坚决不肯开城投降的何可纲等人,则被祖大寿下令斩首示众。

    祖大寿带着一批心腹干将从鞑子的大营里“逃”回来以后,说他这么做是为了迷惑鞑子,让鞑子相信他投降的诚意,搞的是苦肉计。

    这样的事情,在现在的杨振看来,简直就是纯粹的扯淡,简直荒谬到了极点。

    可是,让人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崇祯皇帝居然接受了祖大寿漏洞百出的解释。

    大凌河城丢了,何可纲等忠于大明的忠臣死了,崇祯皇帝竟然捏着鼻子认了,并且继续让祖大寿统帅辽东军队的主力坐镇锦州。

    明末的历史上,有许多让人感到荒谬的事情,但是在杨振看来,其中最扯淡、最荒谬的事情也莫过于此了——

    一个投降了敌国的将领,居然能够带着一杆心腹将领从敌营“逃”回,而且“逃”回之后,居然还能再次统率大军与投降过的敌国对峙。

    简直是匪夷所思!

    而祖克勇就是这件事的亲历者之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