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一刻,王翦摇了摇头,很显然,他心中还是有些担忧,还在思考:“这是关外大营建立以来,第一场战争,王命过早干预,也有弊端。” 闻言,嬴政心下烦躁,在幕府大厅转悠着,一时间,对于此事难以决断。 若是以眼下的山东六国的军队反应以及国力,大秦锐士两路奔袭,虽然有危险,但是成功的可能性更多一点。 在这一战法之上,唯一意外,让嬴政迟迟不能决定的便是,这一次大秦锐士面对是名将李牧,以及名震天下,不逊色大秦锐士所少的赵国边军。 这一支赵国边军,可是与匈奴人血战而出的精锐之师。 更让嬴政与王翦担心的是,在这个时候,以王命强令改变战法,不仅会打击关外大营将士的锐气,更会让恒乾心中不满。 更何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现在只不过是数万人的一场战争,若是这样的战争,便要以王命干预,将来动辄数十万大军的灭国大战,难不成是秦王亲自出战不成。 而且桓龁、樊於期、麃公、屠雎等都是独当一面的沙场宿将,同样的关外大营本就是大秦最能征惯战的大军,这个时候,一旦以王命干涉,会让关外大营诸将心中产生秦王不信任的念头。 将关于这一件事的一切信息在心中过了一遍,嬴政摇了摇头:“他们是我大秦的宿将,关外大营更是我大秦的精锐,这一战就当试探一下李牧!” “如此也好!” 重重的点了点头,王翦对着嬴政灿烂一笑,道:“不过臣倒是要恭喜王上了,我大秦又出了一员名将!” “哦?” 闻言,嬴政有些惊讶,蒙恬也是看了过来。 这个时候,战争尚未开始,何来的又出了一员名将之说,一时间,听到王翦这样说,君臣二人都有些惊讶。 察觉到两人眼中的不解,王翦淡然一笑,道:“关外大营召开会议,并没有让公子高参与,而只是送了一纸书信。” “而公子高仅仅是凭借着这书信便推测到了关外大营的几乎全部的战法,更是对于其中的危险提出了质疑,如此对于战争敏锐的嗅觉,本就是成为一个良将的基础!” “更何况,公子高经过漠北一战以及新郑一战,已经向天下证明了自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