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赶赴杭州-《我要做阁老》
第(2/3)页
徐怀远叹声道:“妻弟,你也不要过于忧心了。我们这次来就是为了营救老泰山的。事在人为,一定会有办法的。”
徐言也道:“是啊舅舅,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外公出狱是迟早的事情。”
陈宗之喉结微微耸动,苦笑道:“希望如此吧。唉,我们去花厅说罢。”
却说几人相继来到花厅坐定,陈宗之率先道:“姊夫,这次的事情有些棘手。你也知道,今年浙江连着闹倭患,蚕农们日子过得不安生,整日担惊受怕影响了养蚕。蚕丝收不上来,织绸的进度自然跟不上。可织造太监孙庆咬死了交绸子的时间不松口。父亲不过是多说了两句,便被这阉货嫉恨。那厮诬陷父亲吞了工部拨下银子的大头,导致织工罢工。这下罪责都被推到了父亲的头上。某托人上下打点,可就是无法救出父亲。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说着说着陈宗之哽咽了起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见舅舅这副戚戚然的样子,徐言实在是心中不忍。
要说这个孙太监真是够狠的,为了撇清自己,把责任都推到了陈家身上。关键你推卸责任就算了,还生生编造出一个贪污的罪名,当真是心狠手辣。
“敢问舅舅,您都托人打点了哪儿的关系?”
陈宗之瞅了徐言一眼,摇头苦笑道:“钱塘县衙、杭州府衙、藩台衙门、臬台衙门......我都托人问了个遍,可没一个敢得罪那老阉货的。父亲赚了这么多银子,可到头来却是......”
舅舅一番话说的着实令人绝望,可徐言听着却觉得哪里不太对。
咦,这其中好像没有巡抚衙门!
“舅舅,你还没托人去找抚台大人的关系?”
徐言这话可是问懵了陈宗之,他白了自家外甥一眼道:“巡抚大人才到任上不到一月,哪里来得及打通关系。我便是想打点也进不去巡抚衙门的大门啊。”
徐言心道舅舅这话倒也在理。朱纨刚刚到任不久,舅舅肯定没有抚台衙门的门路。
不过他有啊!
“舅舅,我在定海县的时候恰巧与抚台大人有过一面之交,不若我明日一早前去试试?”
陈宗之闻听此言被吓了一跳。
“你说什么,秋哥你见过朱巡抚?”
徐言点了点头:“巡抚大人巡视宁波府,我作为定海县缙绅代表参加了接风宴。席间我还作诗一首,得到了巡抚大人的夸赞。”
他心道我和巡抚大人的关系何止这么简单,我可是被巡抚大人引为忘年之交的人,为了不吓到你就且先这么说吧。
陈宗之就像抓到救命稻草一般,冲上前来抓住徐言的双手,激动的说道:“秋哥,那就全靠你了。你要多少银子?一万两,两万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