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木头变黄金的买卖!-《重生回潮》


    第(2/3)页

    “豪华镶金箔佛龛出口到岛国那得值十万,就是普通佛龛也能卖到2000元一个,做豪华的那投资上万,主要是金箔贵,但是普通得佛龛那不就只要我们提供点好木头,然后雕刻一下,成本你说能多少,这玩意跟雕花樟木箱的用料差不多,但是这却是木头变黄金的买卖。”

    “高兴啊,你可真鸡贼,然来藏了一手哩,你小子。”

    “嘿嘿,亭开叔,也不能说叫藏,佛龛的工艺要比雕花樟木箱要求高,上来就做这玩意肯定是不行的,需要先练手,还要有艺术品味,修造社木器厂原本的工人是木匠,能学会雕花樟木箱,特别是在流程工艺下,他们没什么难度,但是这个佛龛含金量高。”

    “这佛龛虽说只有几尺见方,但是结构却像灵隐寺般复杂,成百上千,结构造型不一的梁,柱,斗拱,角翘,窗棂,游云,都要拆得下,装得上,就算是有千年历史得木雕东杨老师傅们估计也不敢独自承担一个佛龛得加工,但是张高兴不一样,前世几十年的日日夜夜都是泡在佛龛场子里。

    上辈子一生就只做了这么一件事情儿。

    他可是雕刻行家哩。

    “亭开叔,咱们东杨老师傅跟着我们到修造社木器厂,现在又跟着我建新厂,我准备将工艺程序承包给老师傅们,让他们跟着我们也赚到钱,而不只是拿死工资。”

    张高兴让老师傅多拿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也在下一盘大旗,下东杨木雕产业的大棋,当然这跟神州大地改革开放那棋没得比,但是这是让张高兴很心血沸腾得事情,个人发家致富和带动家乡共同致富,将东杨的名头打出去,让这神州大地知道有东杨这么个地方,那是一件很让人骄傲的事情,不是么。

    张老汉这辈人对家乡看得很重的,或许后世很多人不能理解,因为许多的农家子弟都是朝着大城市奔,远离自己贫穷落后的村庄。

    张高兴也理解他们,小地方没奔头,经济发展相对于先发展的城市差太多,就业的工作岗位少又赚不到钱,所以孩子们只能往外,去找奔头。

    这辈子他要发展家乡,让东杨的孩子们都看到家乡有奔头,那些年轻的小家伙还一个劲地全飞出去,只留下孤儿寡老在家?

    他相信绝对不会,只要家乡有工作,只要家乡能赚到钱,只要家乡经济发达,各种资源都有了,谁还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看不到未来,或者脱层皮才能在外面立足。

    让东杨富起来。

    让东杨发展起来。

    让东杨留得住年轻人,这种中部交通不便的地方必须要发展特色产业才行,前世西杨县不也是小小成功了吗,这辈子张高兴要把东杨高的比西杨的规模更大,这是张老汉这辈人对故乡这土的情结,当年那些孙子们,儿子们在外面打工,在外面买房,他们各顾各的生活,在那天南海北的城市,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家里还有孤独的老人,或者他们也想过,但是有心无力。

    张高兴不知道他们有没有,但是他一直想着这些事情,所以这辈子不管经历什么,这辈子他都没有放弃他的执念,这是他敢于冒着大风险绑彭埠镇修造社的缘故,如今可以单干了,他将更海阔天空的能大干一番。

    “高兴,亭开叔没跟错你,你想着大伙,大伙也一定会好好干的。”

    “好,这事情在佛龛项目上道之后,再做出一整套工艺承包责任制来。”

    让利是激发工人的能动性,也是给张高兴带来更大的财富,只有上了大规模才能给张高兴挣到大钱,不然木雕厂的利润,张高兴现在真没放在眼里,溜冰场里的快钱都比它要赚得多得要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