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各有打算-《我真是大昏君》


    第(1/3)页

    社会环境改变人,或者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人。这是指思想意识,不论人的原来是好是坏,是善是恶。

    “与其坐而饥死,,何不盗而死。”历史上的明末,老实巴交的农民举起了锄头、木棍,为了生存,推翻了庞然大物般的明帝国。

    只是为了口饭吃,只是为了活下去,这样的述求是最基本,最卑微的,为此,他们不惜被砍头,被杀死。

    反正都是一死,什么样的方式已经不重要了。饥饿使人疯狂,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但当社会稳定,没有饿毙之忧,或者说大多数人都有饭吃,那谁又会生出造反的念头?

    乱世出英雄,且不说历史上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算不算英雄,也只在那样的环境里,他们才会登高一呼,应者云集。

    现在,哪怕高迎祥穷得要饿死,只要是少数人中一个,他顶多就打家劫舍,成为危害社会的罪犯,而不是攻城拔寨的反贼。

    所以,现在的高迎祥纵然做不成马贩子,可也有其他的选择。比如当兵,用他的话说,用命搏个富贵。

    要知道,高迎祥贩马为业,善骑射,膂力过人,这就是他的资本,也是他搏个富贵的希望。

    “富贵险中求,既敢从军,就不把性命当回事儿。”高迎祥满不在意地笑道:“招兵的地方多了,甘州、延绥、固原,某想去的是固原。”

    固原镇也可称为陕西镇,是高迎祥、李鸿基的家乡,作为首先的选择,也是合情合理。

    李过在旁插嘴道:“此次招兵,以骑兵居多,只要骑术精湛,其他方面都可放宽。”

    李鸿基点了点头,说道:“要说骑术,舅父绝对是没问题。”说着,他转向李过,问道:“那你呢,也去固原?”

    不等李过回答,高迎祥已经接过话,“是啊,我要带他去,希望有个照应。”

    李过点头应承,说道:“虽然在家里也能吃上饭,可也没大的奔头儿。修路、建屋、兴修水利,也是满辛苦的。”

    以工代赈是朝廷和地方早已规划好的赈灾方案,从局部受灾便开始施行,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