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将帅和-《我真是大昏君》
第(2/3)页
“按照兵部命令,辽西和辽南各扩编一个混成协,作为预备兵团。”熊廷弼继续说道:“现在这两个混成协倒是满员,并也经过了训练,但多是新兵。”
停顿了一下,熊廷弼笑了笑,说道:“本经略已经向朝廷请示,将此两个混成协打散,补充进各部,以最快地形成战斗力。”
以老带新,一直是皇帝推崇的扩军办法,也一直被各部所采用。熊廷弼便是有此依据,才向朝廷提出建议。
“大人英明。”朱梅拱手道:“若以新兵混成协独立作战,战力恐怕令人担心。补充进各部,应是最好的办法。”
众将也纷纷出言赞同,手下人马多了,自然是谁都高兴的事情,没理由反对。
当然,熊廷弼的这个建议是减少了两个混成协的编制,无形中减少了可能会得到晋升的军官的数量,某些人心中不满,也是不可避免。
反正老熊不在乎,招人骂的事情做得还少了,招人恨的话说得更多。但皇帝显然不太在乎这个,把朝堂上消扫得干净,老熊也是轻松,没人弹劾他了嘛。
按照目前物资的运输速度,老熊估计着再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差不多够大决战的消耗了。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一个多月的时间都是在做准备。仗虽然还是要打,但大规模的却要尽量避免。
重新做了布署上的调整,熊廷弼才结束了军议,等着帝师袁可立入辽,他好去拜见,接受领导和指挥。
对于皇帝的安排,老熊认为也猜测到了其中的原因。
之前没有同意袁可立入辽指挥,是因为有秋季入京述职。
皇帝既要面授机宜,又要解决平辽的指挥权问题,可能还要消弥二人的隔阂,并让熊廷弼和毛文龙要好好配合。
现在提前发动了,入京述职也就取消了,时间上来不及呀!
所以,皇帝才搬出资历、官职都足以压住老熊和毛文龙的袁老师。还给袁老师加了兵部尚书衔,授予辽东督师之职,又赐尚方宝剑。
而且,袁可立的三方布置和熊廷弼的观点基本相同,袁老师还是毛文龙的顶头上司。数来数去,也没有再比他合适的了。
在毛文龙接到密旨和兵部行文的时间,也没比熊廷弼晚上多少。但与熊廷弼的待遇不同,皇帝是派了钦使过来的。
“万岁口谕,先让毛帅看过这些,再接旨不迟。”钦使是镇抚司的锦衣卫,却是负责宫禁的一个百户,姓陈名忠。
毛文龙不解其意,但还是随着陈忠的手势起身,接过一沓文件,展开观看。
“管铁骑营加衔都司毛文龙,弃儒从戎,志期灭虏,设防宽、叆,凡夷地山川险阻之形靡不洞悉,兵家攻守奇正之法无不精通,实武弁中之有心机、有识见、有胆量、有作为者,岂能多得?应与实授都司,以展其才。”
毛文龙读完一份奏疏,心中甚是惊疑,再仔细看上面所署的名字,不禁瞪大了眼睛。
这篇奏疏竟是熊廷弼数年前所写所奏,名为《援将劳苦异常疏》,对他如此高的评价,他却是完全不知道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