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分化瓦解的手段-《我真是大昏君》


    第(1/3)页

    战略收缩,是朱由校曾经采取的策略。

    弃广宁而守宁远,缩短补给线,装备新武器,演练新战法,训练士卒将官,这些都是收缩防御的目的。

    说白了,依照当时明军的装备和战力,在广宁与建奴对峙,消耗巨大,且相当困难。

    所以,暂时脱离接触,积聚实力,提升战力,肯定是明智之举。

    而建奴的收缩则是另外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建奴那点人马,在面对战力不断提升的明军时,已经不能照顾到广大的占领区。

    分兵四守已经证明无法在局部击败明军,五指叉开捂得太多,却又都捂不严实,还有被斩断手指的危险,收缩攥拳应该是正确的选择。

    正确是正确,却不意味着能扭转形势。换句话说,如果能守住,谁又会放弃退缩呢?

    所以,建奴的退缩是万般无奈,两害相权取其轻,只是不想继续被明军消耗,在尽力支撑罢了。

    历史上,建奴在孙老师主政辽东,袁老师的海上攻势不断,以及辽西明军坚守宁远的形势下,也曾退缩过,消停了几年。

    但相似的收缩行动,却是完全不同的形势。这一点,不论是朱由校,还是很多文官武将,都看得清楚。

    没有广宁大胜的丰厚抢掠,还在屡次发动中遭到挫败,消耗了所存不多的粮秣物资,丢失了膏腴之地辽南三卫,建奴靠什么支撑?

    很多人甚至认为不需大的军事行动,只要继续围困封锁,后金也撑不过一两年。

    朱由校对此也是赞同,并预料后金的饥荒将要爆发,但却不准备被动等待。

    辽东战事牵扯了他太多的精力,消耗了大明太多的物资金钱,越早结束,对于大明的振作革新、渡过大灾患,越是有利。

    可皇帝心里急,行动上却谨慎,也让臣子们产生了一些错觉。比如袁老师,就提出趁胜进取,并想从登州移到旅顺就近指挥。

    趁胜进取没有问题,建奴弃守的盖州就要去占领,或者说是接收。

    但要继续深入,朱由校还是认为操之过急。建奴已经积聚兵力,光是辽南的明军,再加上登镇的人马,兵力上也并不占优势。

    所以,朱由校才会布置明年的冬春攻势。辽西、辽南、辽东三方同时发动,稳健推进,继续压缩建奴的活动空间。

    而且,根据情报,以及兵部和武学的估算,建奴的物资储备顶多能支撑半年。三方发动时,正好是建奴青黄不接的困难时候。

    外力加内因,三方发动就是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建奴,也将极大地消耗其实力。

    明军各部再接着持续展开攻击,正好是夏季,也是不适应建奴作战的时期,一年下来,打残建奴还是有些把握的。

    明年平辽!

    朱由校踱至沙盘前,目光移注在盖州沿海地带,微微眯了下眼睛。占领盖州,辽西和辽南就有连成一片的趋势,战略形势极为有利。

    ……………………

    大明帝国,幅员广大。京师更是天子脚下,物茂人丰。再加上朱由校搞出的清洁卫生运动,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对于偏远地区的人,来到京师,就如同乡下人进城一般。不仅目不暇接,更有些自惭形秽。然后,心中油然升起对大明帝国的敬畏。

    这说的不是别人,而是奉诏进京的刘兴祚兄弟。虽然知道大明帝国之广大,百姓众多,但耳闻不如目见。

    那巍峨壮丽的城墙,宽阔的街道,来往的人群,给他们带来的震撼,绝对是他们未来前所想象不到的。

    来到京师,刘兴祚先到兵部报到,由孙老师亲自接见,慰勉一番后,询问了后金的情况,付以官凭文书,晋为总兵一职。

    对于皇帝欲大张旗鼓宣扬刘兴祚反正归明,孙承宗很赞同,袁可立也上了奏疏,言说:“奴多用中国叛将防守四卫,而刘爱塔之降,以开奴携二,一时中国叛将被奴诛夷殆尽。虏因弃金复诸城,而举四百里丧地复归版图焉。”

    说白了,刘兴祚的反正给了努尔哈赤在心理上沉重一击。本来就对汉官汉将不太信任,这一打击更让老奴陷入疯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