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传首九边-《我真是大昏君》


    第(2/3)页

    朱由校自提出蓟辽分镇后,廷议数次,分别推出了王在晋、阎鸣泰,都被朱由校一票否决。

    历史上,王在晋虽然是战略收缩的赞成者,可并不是什么战略目光深远,而是认为“得广宁,不能守也,获罪滋大,不如卫山海”。

    这与朱由校具有上帝视角是大不相同的,也和战略收缩的真实意图迥异。收缩不是畏敌,而是积聚力量、整军经武,准备来个一波平的。

    阎鸣泰就不用说了,没啥才干,看到名字就让朱由校烦。

    朱由校也很无奈,虽然简拔了些人才,也重组了内阁,但年轻人需要历练,老人能信任的不多,到用的时候才发现还是少啊!

    特别是象蓟辽总督这样的重臣,没有一定的品级和资历,是没法任职的。

    第三次廷推便是这个吴用先,刚刚病愈复召,时任工部侍郎,有过治军平乱的经验。

    朱由校不认识,光看履历也不好判断,便采取了一个新方式。先派吴用先去蓟辽走一圈,对如何治管上道奏疏,再最后确定。

    而吴用先倒也痛快,即刻带人出京,十几日内阅历蓟、昌各路,上奏疏陈述建议。

    “……以臣所睹记,非独关外之难,关内亦难也。关内三协,以选将练兵为要义,以修墙筑台为急务;以抚剿相需、战守互用为决策;以崇简守约、惜军爱民为官方……”

    对于吴用先的奏疏,朱由校没有什么惊喜,也没太大的失望。中规中矩,算是基本合格吧!

    只要能先稳住北方防线,给新军训练换装、火枪火炮打造争取些时间,也就算达到了朱由校的目的。

    王象乾见吴用先不多说,也就不再深问,办理正常交接。眼见吴用先带的几个幕僚有很是年轻的,好奇之下又随口问了一下。

    “王大人有所不知,这几位青年才俊乃是随本官观政学习的。”

    吴用先笑着将几个年轻人叫过来,挨个介绍道:“新科传胪卢象升,武科榜眼彭华,探花张景平……”

    卢象升等人施礼拜见,口称:“见过王大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