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身既死矣,归葬山阳。山何巍巍,天何苍苍。山有木兮国有殇。魂兮归来,以瞻河山; 身既殁矣,归葬大川。生即渺渺,死亦茫茫。何所乐兮何所伤。魂兮归来,莫恋他乡; 身既没矣,归葬南瞻。风何肃肃,水何宕宕。天为庐兮地为床。魂兮归来,以瞻家邦; 身既灭矣,归葬四方。春亦青青,秋也黄黄。息干戈兮刀剑藏。魂兮归来,永守亲族! 此诗名曰《天行健》,相传乃是当初大唐即将讨伐高丽之际,出自唐朝大将李嗣业之手。 遥想当年,隋朝讨伐高丽兵败,高丽将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骨筑成了一座京观,成为我华夏永远难以磨灭之耻辱,遂,大唐圣君李世民,为报仇雪恨,摧毁京观,挥师讨伐高丽。 毫无疑问,京观,对于任何一个国度而言,都是一个莫大的耻辱。 寒风吹来,京观上的薄土被吹去,立刻便露出下面的森森白骨,所谓尸山血海并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而已,而是真真正正的在发生着。 比如现在,倭国大王城外,就被燕云筑起了一座京观。 数万倭*卒亡魂,正在此不停的嘶喊,召唤。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倭国人,知晓了京观这件事,更有无数倭国人赶到大王城,怒发冲冠! 倭国朝廷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毁坏京观,他们甚至直接派兵将京观给保护了起来,不许任何人过于接近。 之所以要这样做,目的很明显,倭国朝廷就是要激起倭国百姓的同仇敌忾,激发倭*卒的战斗力,上下一心,一起对抗“十恶不赦”的燕云。 无数倭国百姓与倭*卒,望着京观,义愤填膺,发誓要将燕云大军挫骨扬灰,纷纷踊跃参军。 倭国朝廷派到大王城来的官员很欣喜,他们似乎已经看到了胜利遥遥在望。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