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光是努力地活着就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了,谁还有空去关心那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和皇帝老子? 这信息皆来源于东厂,而东厂的奏报某是经过小鲤子之手简化、总结和再整理之后,才传到杨广手里。 对于奏报所描述这种情况,小鲤子的批示是大战刚过,百姓生境艰难,埋首于一亩三分地而无暇顾及朝廷实属正常,等时间久些,自然便无碍。 这批示其实是有些道理,而杨广却是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现在民间的麻木不仁、暮气沉沉的氛围,很明显是战后重建问题没有做好,还有爱国爱君思想宣传没有到位,而导致的不良结果。 不过既然发现了问题,那就去解决问题。 杨广随即想起了农部之前便传来的消息,洛阳试验田里,他完成杀死李世民支线任务而获得的高产粮种,即将迎来第四次收获。 而据农部报告,这高产粮种易于种植且产量爆炸,每次收获,农部对于其种子的储备数目都会呈指数型增长。 这试验田第四次收获,其产生的种子数目据农部农学家估计,便已经能够满足半个大隋的种植需要。 也就是说,高产粮种已经可以真正地在大隋全面推广,所以农部才呈递了奏折上来,请杨广这个皇帝前去指导视察,正式开始预备摊派种植。 “来人,通知农部,朕下午就去试验田!”杨广高声说道,下面伺候的小太监便有一个领命而去。 杨广叹了口气,宁道奇和宋缺两个好用的工具人负责去外面搞事情,而他这个皇帝却不能乱跑,只能坐镇大隋,搞搞后勤和大隋建设。 不过这样也好,他正好可以好好琢磨琢磨如何完成那个人族历史声望的主线任务。 到现在为止,不知不觉间他的人族历史声望的数值已经到了20,应该是因为杀死李世民和延续了大隋国运而获得。 不过数值虽然高了很多,杨广却再没有做梦梦到千年以后,看来并不是任何提升人族历史声望的举动都能梦穿千年。 “六十点啊六十点,朕实质性的统一了中原,铲平了高句丽,也才达到二十点,何年何月才能凑齐六十…… 还是延续之前的策略,统一世界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来说估计困难,那就先统一亚洲好了。 到时候再在曰本、菲绿宾、印渡、寒国等成天瞎别扭的地方,征召其本地民夫去修建几座金字塔之类的东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