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和平-《法兰西之狐》


    第(2/3)页

    而梅特涅则向皇帝提出,希望皇帝先派他担任特使去调停法国和普鲁士之间的战争。

    “陛下,普鲁士如果被过分的削弱,对我国不利。”梅特涅这样说。

    所以这一次,拿破仑在柏林等到的不仅仅是普鲁士的使者,还有和普鲁士的使者一起到来的梅特涅。

    拿破仑接见了两位使者,在谈判中他一开始依旧一口咬定一亿五千万法郎的赔偿一个苏都不能少。但是最后在梅特涅的劝说下,拿破仑最后还是表达了一些善意,并作出了一些让步。于是双方在柏林签订了“柏林条约”。

    《柏林条约》规定:普鲁士向法国赔偿一亿法郎,这些钱必须一次性交清。为此普鲁士人如果需要贷款,则只能在法国政府指定的范围内的银行贷款。至于贷款抵押,则以普鲁士的关税作为抵押。

    除此之外,普鲁士向法国提供单方面最惠国待遇,以及单方面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法国人在普鲁士任何地方活动,都不需要任何签证;法国人可以在普鲁士任何地方购买产业,从事任何职业,普鲁士政府不得干预。而法国商品在进入普鲁士之后,只需要缴纳关税,(关税的税率由法国政府指定的贷款银行联盟制定)此后普鲁士政府就不得以任何其他方式向这些来自法国的商品征收其他的任何税款。

    放弃易北河以西所有的领土。当然,这些领土也不会被并入法国,而是将并入即将建立的莱茵自由邦——一个在法国的保护下的邦联性质的联盟。(而失去了易北河以西的领土之后,普鲁士就真的变成了一个波兰人占人口比例略多的国家了。)

    这几乎就是一个灭亡普鲁士的不平等条约了。但这还不是腓特烈威廉三世需要面对的所有的麻烦。受到普鲁士人的惨败的鼓舞,波兰的贵族们再次支持那些“独立志士”发动了起义。而这个时候,普鲁士根本就没有力量来镇压他们。眼看普鲁士就又要失去一半多的土地和人口了。

    这个时候,普鲁士的友好邻邦俄罗斯和奥地利都站了出来,向普鲁士伸出了援手。他们都向普鲁士表示,他们愿意出兵帮助普鲁士讨平叛乱。

    俄国人和奥地利人的态度也很好理解。他们都参与过瓜分波兰,如果波兰人在普鲁士的地盘里弄出一个新的波兰出来了,那也同样会对他们的控制区域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的帮助的确是有一定的诚意的。

    但是普鲁士却是绝对不敢就这样接受他们的善意的。谁知道他们来了之后,最后会不会弄成波兰人的起义固然被镇压了,但是他们的那些土地也变成了俄罗斯人和奥地利人的土地了?
    第(2/3)页